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因为脾气很坏,没有朋友。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颗钉子在栅栏上。
男孩第一天钉了37颗钉子,但随着日子的流逝,钉子的数量逐渐减少,他发现控制脾气比钉钉子要省力很多。
于是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能够控制脾气的时候,就拔下一颗钉子。
终于男孩把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父亲告诉男孩,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那些栅栏上的洞,再也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了。就如同你向别人发脾气,这些伤人的话同样会给他人留下伤痕。
是啊,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他人恶言相向,这就像一颗颗钉子钉在了别人心头,虽然我们可以道歉,可以去修复,但那些伤痕却依然存在。
都说能控制住情绪的人,方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控制坏脾气”。
要控制情绪,我们首先要认清发脾气的三大误区:
习惯向弱势和亲近的人发火,是我们控制不了脾气的第一个误区。
第二个误区,是当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我们就会生气。
很多人觉得发脾气不是什么大事,这是我们控制不了脾气的第三个误区。
如何控制坏脾气?
情绪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呢?
心理学家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一书中,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她指出我们之所以会发脾气,是因为陷入了错误的认知之中,如果我们能接纳自己的情绪,积极转换思维,并付出行动,就能控制住自己的坏脾气。
当脾气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剥洋葱法,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思维、行为四个层面进行梳理,进而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第一步是安抚情绪。
当你发现自己生气时,要做的第一步是让自己冷静下来,离开产生情绪的现场。
你可以深呼吸,转动眼睛,活动身体,在身体中找到情绪的位置,继续深呼吸,吸气时吸入你喜欢的,此时此刻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平静、淡定和舒适,呼气时把身体里不舒服的感受都呼出去,连续做多次。
如果在情绪初始期,能这样安抚情绪,就能让情绪慢慢平缓下来。
第二步是探索情绪。
情绪来了并不可怕,每种情绪都是我们的朋友,都代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
当你感觉自己生气时,你可以闭上眼睛,回忆那个令你不舒服的事件,确定让你不舒服的情绪是什么。
在这个环节,你要继续保持深呼吸,与自己对话,探索自己的情绪,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三步是转换情绪。
在这个步骤,你要换位思考,想一想对方的困境和局限性,把消极思维转变为积极思维。当你能够理解对方,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第四步是核对情绪。
核对是化解矛盾的过程,也是知己知彼的过程。发生矛盾并不可怕,就怕吵过架后,不懂得从事件中获取教训和经验。
所以等自己平静下来,你可以邀请对方进行一场心平气和地沟通。真诚告诉对方你的需求,同时让对方坦诚告诉你,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最后,共同约定以后出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很多矛盾和摩擦,大多是因为彼此沟通不足和误解所致,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能看到和听到对方,情绪自然就会平静下来,就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