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生活系列-8月28日

板块划分:

一、新闻或时评;

二、教育学或心理学;

(1)青春期系列

三、学科知识;

四、班主任系列;

五、家庭教育;

8月28日-阅读摘记-【五、家庭教育-1】

《父母权威的有效期只有十年,有三次转变》

张锦庭,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观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成效是有“有效期”的,3岁之前最有效;6岁之前,“有效”,10岁之前,“次有效”;12岁之后,失效;

(1)0-3岁,是一个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黄金期,给他们充沛的爱与陪伴。3岁之前,妈妈的重要性,高达90%。孩子与母亲,几乎是共生的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做过著名的“恒河猴实验”,把两只刚出生的猴子,分别交给两位“妈妈”:一位是冷冰冰的金属丝网制作的;另一位则是由软绒布和海绵包裹着的木头制作的。金属丝网“妈妈”身上挂着奶瓶,而小猴子还是更愿意依偎着软绒布的妈妈。哪怕喝奶了,也依旧抱着软绒布妈妈,只将头凑近奶瓶。当小猴子受到惊吓后,会立刻奔向自己的软绒布“妈妈”,并在软绒布“妈妈”怀里逐渐平静下来。而那些无法接触软绒布“妈妈”的小猴子,则立刻瘫痪在地,疯狂地抓挠自己,不断撞击头部,大声尖叫,就像精神病院的患者发病一样。这项实验证明:母亲的爱抚、接触和心理上的关怀,才是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

(2)3-12岁:父母是教练,要建立规则和榜样;

张锦庭校长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寻找“重要他人”的过程。小学阶段,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很强的引导性,家长在这个阶段要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没有爱的规矩中,孩子变得自卑。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要统一立场和原则。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相互拆台。

(3)12岁以后,父母是朋友,学会尊重和放手;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父母要实施“民主型教育”,和孩子平等对话。

青春期最明显的,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如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他们会努力让自己显得成熟、独立和自主。

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和父母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 赢了,是悲剧。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生活系列-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