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感动

        教育行走第二天,继续被一群有情怀的人感动着。

        邝红军老师江湖救急,却如一位老友闲话家常,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细数与女儿之间的点点滴滴,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以前读过王开东老师的一本书叫《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可今天的邝老师却让我觉得,他就是天生的好爸爸。这位好爸爸,把“陪伴”作为生活的第一要务,把“倾听”作为与女儿相处的方式,把“对话”作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他用父亲最柔软的心为女儿留下最珍贵的成长记录,用教育者最专业的敏锐发现孩子每一个宝贵的成长点。听着邝老师的讲座,我不由得就开了小差,想起儿子小时候为他读故事、唱儿歌,陪他玩沙子、跳蹦床的一幕幕,那些珍贵的成长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自己却没能把从他出生前就开始的成长日记坚持记下来,真是莫大的遗憾!

        大洋彼岸的马鸣燕老师分享了在美国开展的创新教育,其开放性、研究性、生成性以及与生活联系之紧密,都令人耳目一新。马老师反复强调要“眼中有学生”“把学生当人看”,特别是她提出的10×2原则,即连续10天每天用两分钟与一个学生互动,对我很有启发,决定开学就试试。

      下午的两场讲座干货满满。有情有趣有才的于洁老师赢得了所有聆听者的仰慕。我惊诧于一个做了30年教育的人依然能将班主任工作做得如此细致,不,是精致;我感动于她以母亲深沉的爱捍卫学生吃饭、睡觉、晒太阳的权利;我羡慕岁月没有在如此辛劳的她脸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瀑布般的长发,甜美的笑容,温柔的话语,她满足了我们对温婉美丽的女教师的所有向往。当然,我也震撼于如此优秀的她如此坚定地将自己置身于评职称、做材料的泥淖之外,摆脱了名缰利锁的羁绊,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于老师云淡风轻的一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揭晓了这一切的答案。是啊,唯有热爱,方能如此纯粹,如此美丽!

        最后一场王老师关于课例研究的讲座是伴着油烟机的轰鸣和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听完的。理论、方法、资源、范例、模板,王老师全都热腾腾地捧给我们,这些,正是正在做课题的我最需要的。王老师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她作为研究者的学术态度,还有她对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关注流露出的教育者的悲悯情怀。这,正是今天所有嘉宾们一致强调的关注“人”的教育啊!

        这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学习着,思考着,感动着,也期待着明天的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中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