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典故传说——汉水改道不改城名

来源:知音汉阳

汉阳城,是与汉水相关而命名的城名,由来已久。古代称“江”专指长江,称“河”专指黄河,其他河流多以“水”相称,如泾、渭、汉、沔,指泾水、渭水、汉水、沔水。对地域方位多以山水划分,山之南坡、水之北岸有阳光照射,称为“阳”,反之则称为“阴”。因此,“汉阳”即指汉水北岸,汉阳城本在汉水以北。

“汉阳”这个称谓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周王朝控制汉水东北及至江淮的大片区域,分封了不少姬姓或姻亲诸侯国,称为“汉阳诸姬”。

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春秋时即属“汉阳诸姬”范围,汉代因汉水又名“夏水”,故称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曰“江夏”。汉阳城在东汉末初建时即称江夏城,三国时改称鲁山城。隋朝开皇十七年在鲁山城中设汉津县,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唐武德四年改鲁山城为汉阳城。从大业二年(606年)至今,“汉阳”之名一直沿用。

按古代地名命名规则,隋唐时期汉阳城无疑在汉水以北。况且《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汉阳城依大别山(汉阳龟山和凤凰山的古名)而建,既然汉水“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汉阳城当然也在汉水入江口以北。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汉阳城却在汉水入江口南岸,按说应该叫“汉阴”,为什么叫“汉阳”呢?是隋唐时命名搞错了方位,还是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

还真是后来发生了变故。明代成化年初期,汉水改道从汉阳城北入江。

明代成化年以前,汉水下游入江河道与湖泊相通,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汉阳境内,当时就有黄金口、排沙口(约在今琴断口)、郭师口(今郭茨口)等地名,是汉水与众多湖泊相通的连接处,致使汉水到黄金口以下泛流入湖,缓缓从多处曲曲折折入江。汉水主要入江水道有南北两股:南股水道触米粮山、仙女山西麓(今称琴断小河),向南穿过平塘渡(宽约2000米),汇入龙阳湖、官湖、三角湖等湖水,再经永济港过升官渡,汇入墨水湖、太子湖等湖水,从朝关(今白沙洲长江大桥汉阳桥头附近)、里河口(即夹河口,在汉阳城南)两处长江;汇入墨水湖的汉水又从北面经马沧湖连通月湖,分别从龟山北侧和汉阳城西南进入里河口入江。北股水道从宗关(在今武汉市硚口区)入襄河,环抱牯牛洲,汇入北湖等湖水,几经曲折回转,至鹅公口(在今武汉市江岸区)入江。

成化初年(1465—1470年),汉水下游连年大水,终于在排沙 口与郭师口之间决开一道,直接东下,仅十里水程便冲进长江,比汉水古道缩短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由于流程短、落差大,很快就形成了稳定的汉水入江主河道,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汉江。汉水古道水流减弱,以致淤塞,只有琴断小河、永济港尚有遗存。这就是“汉水改道”。

汉水改道后,汉阳城的位置由汉水之北变换为汉水之南,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之意,汉阳应改名为汉阴,而为何未改其名呢?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汉水改道后,其主流从龟山北入江,但在汉阳南城仍有经夹河而来的汉水入江,汉阳城仍有在汉水北之意。二、汉水上游的汉中地区早有汉阴县,不可重其名。三、汉水改道时,汉阳名已沿用860余年,而沿用亦是一种传承。

汉水改道后汉阳之名不改之原因有多个,但主要原因是汉阳之名已成习惯称法,成为汉阳人记忆中的地名文化。

汉水改道不改城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阳典故传说——汉水改道不改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