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人对于电视、广播节目中方言的运用

广电人对于电视、广播节目中方言的运用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前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方言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语言有1种到几种,那么我们电视、广播记者在采访的时候由于受到采访对象文化教育程度以及采访对象对于普通话运用的能力的限制,很难将一个节目做好。如何快速地将方言的录音资料运用到电视、广播节目中去,是一个相当棘手并且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适当的引导,让采访对象使用普通话。


对广播记者来说,用普通话采访是基本要求,然而到了基层,一些记者就容易忽视。如果用方言与采访对象交流,虽然容易沟通,但势必影响节目的后期制作和节目的效果。对于电视节目来说虽然有字幕的衬托,但是受众会反感方言腔。

例如,一新农村干部为了宣传他所在的新农村发展迅速,如果他用方言说话,受众肯定会觉得这名干部肯定没有多高的文化,那么受众自然就不会相信这名村干部能够真正把这个村发展好。网络上就有一篇日志,名为《领导方言讲话搞笑版》,是专门写村干部用方言讲话,摘录一段:

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虽然挺起来好笑,但是会让人产生误解,这样的宣传效果肯定不好,也不会被宣传部门领导同意播出。这个时候当记者和摄像举着摄像机拍摄的时候,也应该提醒讲话者尊重摄像机,请使用普通话!


三.节目配音与录音压缩方法要改进


录音报道如何处理方言素材,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压混,即先出采访对象较为难懂的方言录音,再渐压混入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声音,为采访对象代言。压混有为录音而采用录音之嫌,显得比较呆板,流于形式。

例如:领导在政协会议上用方言讲话,他的讲话被摄像机和录音笔记了下来。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那么当主持人用标准的普通话解释时,受众的听觉还没有反应过来,因为方言的搞笑让他很兴奋。那么主持人的解释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所以节目配音和录音的压缩方法要改进。混入的播音不做简单的代言,而是将解释、叙述和所表现的意图糅合其中,力求情景再现。混播中所出的人物录音都是精练简短的,寥寥几句点到为止。带方言的录音素材与播音员或主持人标准的普通话交替出现,既避免了听众产生疲劳,又便于听众听懂。


四.将方言素材放在相关的语境中。


铺垫在混播中是至关重要的。录音报道如果单独使用方言素材,听众就不可能听懂原意。例如电视节目中:某人到某县委宣传部,联系到人事局采访。宣传部的人打电话替他预约,用免提。

宣传部:"喂,你人是猪吗?(人事局)对方:"不是,你搞错了。我不是人是猪(人事局),我娘是猪(粮食局)。某人拼命忍住笑,肚子都疼了。

第二天参加一个县政府的汇报会。会前点名。

主持人:"哪些单位到了?"于是参会者一个个地自报家门:

"

我是公阉猪(公安局)。"

"我叫肉猪(教育局)。"

"我有点猪(邮电局)。"

"

我是典型猪(电信局)

,  因此,在节目制作中一定要设计相关的铺垫,置录音素材于一个相关的语言环境之中。


五.专门的方言节目的运行


姜文的《让子弹飞》上映不久,就被“翻译”成四川方言版,据说反响不错。 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方言类节目,比如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策划推出的武汉方言剧栏目《经视故事会》,湖北卫视的《阿星笑长说事》、南京台的<听我韶韶>, 苏州台的<天天山海经>,扬州台的<今日生活>,<绿扬茶馆>等。

这些方言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模仿是人的天性,既然方言版节目好玩,效仿的地方电视台自然不在少数。“乡音”能在电视上展示,可以增加本地观众的自豪感。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不能满足外地观众。据《山东商报》1月14日报道1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之际,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要求电视方言节目在时间和时段上都要调整,时间要逐步减少,并逐步退出黄金时段。同时,对方言节目要宽容,不能简单地否定。黄胜强调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减少语言不规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电视媒体来说,既要兼顾地方受众的需求,也要遵循电视媒体的规律。因此,不管用什么语种开办节目,都得兼顾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地方媒体纷纷试水方言类节目,作为探索,其积极意义不应抹杀,但应适当。

那么方言类节目怎样才能持自己的特殊风味,留住难得的观众群,成为电视荧屏上的“招牌菜”、电视节目中的“精品”呢?

1,从内容方面来说,毋庸讳言,当今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思潮、新玩意层出不穷,其中当然是良莠不齐,优劣参差。作为节目创作人员,对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很有可能错把肉麻当有趣,本意是通俗,最后却流于庸俗,甚至于无意中鼓吹社会生活乐章中某些令人厌恶的不和谐音。《经视故事会》的创作人员深入武汉的市井生活,讲述着凡人小事中隽永的生活哲理,主持人也在节目末尾对故事作一简要点评,在让观众娱乐放松的同时,引人思考,予人启迪,尽到了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守土之责。

2,从形式方面来说,首先是语言的锤炼。有位哲人说过,“熟悉的东西,我们并不一定能够深刻地理解它,而只有深刻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熟悉它。”武汉方言电视节目创作人员要注意锤炼语言,发准字音,并适当运用本地丰富的地方语汇(在字幕中则要多使用标准语,以照顾不懂武汉话的观众),以加强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在旁白和独白中,要努力消除目前存在的做作感。

其次是情节的构思。方言电视节目在节目制作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其一是时长限制,方言电视节目长度远远不及电视连续剧,也比一般电影短很多。其二是经费限制,制作方言电视节目,不可能耗费大笔经费搭建场景道具,也不可能在化妆服装上过分奢侈。这两个限制对方言电视节目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即故事情节紧凑,戏剧冲突突出。如《经视故事会》最近播出的故事《爱在网中央》,其切入点是时下备受争议的网上婚外情,但创作人员并不局限于此,在妻子红杏出墙,丈夫提出分手,妻子又不舍得的冲突高潮时独辟蹊径,引出了丈夫为甩掉妻子买通网聊高手试探引诱妻子的新冲突,令观众倍感意外,也引出了夫妻之间到底可否相互试探等一系列社会伦理话题,不落窠臼,引人深思。


六.方言节目是否该推广。


在网上的关于方言类节目的看法的论坛上,我摘录了一些网友的看法。一网名为陈蓝魁的网友说:“我觉得应该保留方言类节目,是地方特色,现在普及普通话,学校里老师也要用普通话授课,很多小学生已经不太会讲本地的方言了,虽然说是为了方便交流,有利于发展,但也未免太没地方特色了,时间一长,因为方言不常使用,还不就没了。现在好多人千辛万苦收集少数民族的民歌\语言(其实也是杯水车薪),以做历史资料,不就是因为这些已经太久没有人用,已经濒临灭失,或是已经没有了.而这些又都是民簇瑰宝,就这么烟消云散,岂不太可惜了?

保留方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祖先负责.所以我们还是保留方言吧,哪怕是只在特定场合用,只要能用,只要有地方用,她就不会死掉! 电视节目用方言,是对保留方言的一大贡献.当然普通话还是要会说的,方言也不忘,不是更好吗? 说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这不两会么,有很多外国记者都来报道,中国记者采访他们,他们清一色说普通话,我倒是能明白,但是采访一个南方人,他说白话,我倒一句也没听懂!这不成了中国人能跟外国人交流倒不能跟自己人交流了么!”。

一名叫Liujamin的网友说:“只能当作娱乐而已”。网络IP为221.223.62.*的网友说:“连香港人写文章都不得不用官话,您还有啥好说得。

综合以上网友评论,那么方言类节目是否该得到推广呢?

南京知名方言节目主持人老吴认为:方言节目应该有,但不宜多。

     《听我韶韶》是南京电视台18频道一档方言类新闻节目,主持人老吴(吴晓平)关注民生,挖掘南京文化,并以南京方言主持节目,极具亲和力,深受南京观众的喜爱。“我觉得方言节目有它存在的价值。”老吴认为,学习方言就像学习外语一样,可以扩大交流,也可以保持一个地方的民俗传统。如果方言掌握不好,很难融入到当地的传统文化中。

  南京方言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据老吴介绍,南京方言在南北朝和明朝两个时期都是作为当时的官话在全国推广,可见南京方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南京方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唐诗宋词,古代人是用来吟诵的,而不是像现代人朗诵。随着汉语音韵的演变,如果按普通话来念唐诗宋词,会有很多问题。如果能够掌握南京方言的发音,就可以正确地吟诵。”他还指出,在一些古典名著,比如《红楼梦》《儒林外史》里,也使用了许多南京方言,只有懂得这些方言的意思才能帮助我们读懂名著。

  作为方言类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口地道的南京方言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有人质疑老吴在主持节目时使用的不是地道的南京方言,他表示,语言是随着环境变化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南京人现在说的城南话就是地道的南京方言。

  据老吴介绍,他主持的《听我韶韶》是唯一通过省语改委批准的方言类节目。随着方言类节目的火爆,方言节目越来越多,有些节目已经走向了低俗。“方言节目不是一种表演形式,应该避免走向低俗,更不能在节目里爆出一些肮脏的粗话。”

     “保留一台方言节目就足够了,不宜过多。”老吴认为,普通话作为全国性的语言交流工具,作用非常重要。“我鼓励小朋友们学好普通话,多讲普通话。既要掌握家乡话,又要说好普通话,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引用:百度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广电人对于电视、广播节目中方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