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轻松通透的人,早就学会做减法

曾经看过一本书,讲的是一群因为读了100本书而改变命运的人的故事,书里讲到:“读书,是改变命运最低成本的方式”。

被书里的故事所打动,兴致勃勃地买回了几十本书,可是这几十本书,并没有给生活带来任何积极的改变,没有升职加薪,也没有黄金屋。

读了很多书,为什么经常感觉“并没有用”?

回想起作家路遥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重要的朋友,不过三五个;影响一生的书,其实也只有几本。

会读书的人,早就学会了在读书上做减法。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四书五经”反反复复读了一辈子。但是读一部是一部,倒背如流、烂熟于心,把为数不多的文字化为他们的学识、修养、为人处世的智慧。

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早年读的书不多。

宋史记载,赵普“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也就是说,除了《论语》之外,也不读别的了。

他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由此也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而今天的书,变得越来越易得。填满一个书架,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能看完的,越来越少;“过目”虽多、“留心”却很少。

其实,读书就像吃美食,东西好吃,吃多了不消化,对身体有害而无益。读得多,但读不透,反而成了“书呆子”。

而会读书的人,首先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其次是把书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

自媒体人王晓磊,小时候因为妈妈在废品收购站工作的关系,家里有很多从废品里挑出的旧书。

初中时,妈妈带回了一些金庸的连环画,他从此迷上金庸小说,一发不可收拾。

升到高中后,家长、老师担心武侠小说误导孩子,不让他读。他就把武侠小说东躲西藏,塞在褥子底下、家里的挂画背后……就这么把金庸小说的每一部、每一版,都读过好几遍。

高考时,王晓磊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成为一名记者。

2013年,自媒体正热,他便开了一个公众号,专门写金庸,这就是“六神磊磊读金庸”。

他用自己独到的笔锋重新解读金庸小说、用金庸小说对照当下热点,很快就火了起来,成为坐拥百万用户的大号。

和很多人匆匆翻阅一本书不同的是,六神磊磊把金庸读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内心构建了一套江湖。

他不只是在阅读故事的精彩,更在品味其中每一个人物个性的复杂。

有人说:我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正是因为,大部分的读书,只是看热闹,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见解,更无法改变行动。

仅有少数“会读书”的人,在书里照见自己、照见世界,继而打开了全新的天地。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写到: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读书的目的,是为自己所吸收利用。 读得彻底,就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如果读得多而不求甚解,就像走马观花,只是看了一场热闹。

央视“名嘴”白岩松,早年靠读书,从内蒙小城考入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又凭借广泛的涉猎、广博的知识面,一路从记者、主持人,做到制片人。

他曾在一次演讲中分享,在自己40岁之前,有4本书对他影响最深。

第一本是《新华字典》,没有《新华字典》,他就不会认识那么多字,看那么多书;

第二本是《朦胧诗选》。18岁时初到北京,在王府井买到了这本书。当他读到“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才真正从中学生变成了大学生;

毕业后,进入央视,需要和各个行业的人对话,这时候,是《曾国藩》这本书,让他看到人性之复杂,让他学会回归内心,不以简单的对错、输赢去看待世界;

快进入中年的时候,《道德经》对他的影响最大。

“它告诉你,杯子如果满了,就把它倒掉,否则再也装不进去任何东西”,2003年,白岩松辞去了三个节目的制片人工作,重新回到了主持人的工作。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读书。

现在有一种病叫“知识松鼠症”,典型症状包括:看到有兴趣的文章,就先收藏,等到有空再看;看了一些推荐就把书买回家,买回去又不看;发现感兴趣的课程就买了,却始终没有开始学习……

就像松鼠过冬前,要囤积大量的坚果一样,把知识“囤起来”的感觉,让人获得一种“买到就等于学到”的虚假快感。

买书时满腔热情,阅读时却总是没时间、没心情、没机会、没耐心,没有读的书堆得越高,挑出一本想看的书就越难。

曾国藩读书,遵循“不二法则: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而今天我们的书架上,有太多翻了几页就晾在一边的书、有太多不求甚解的经历,舍不得断舍离,也没有心气把它们好好读完。

武汉大学老师、《奇葩说》“最佳辩手”陈铭曾说:“有一类人的基因当中,对于新知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和渴求,一翻开书、这种好奇一满足,他就能分泌多巴胺、大脑就很嗨。”

如果有一本书能让你手不释卷、读完最后一页,那么这是对一本书最高的赞美,更是阅读者对作者最好的致敬。

所谓经典,无一不是开篇引人入胜、结尾韵味悠长,就像攀登一座高山,唯有读到最后一刻,才能一览众山小,领略整本书的隽永。

不看到最后,你不会知道《乱世佳人》的最后一句话,是郝思嘉说:“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不看到最后,你就不会知道《小王子》的最后,狐狸拜托你:如果有个小人出现在你面前,如果他笑着、有一头金色的头发,请给我捎个话,就说他已经回来了;

不看到《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你也不会知道,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每本书的最后一页,承载了作者对一本书的盖棺定论,也勾住了读者看完后回味久久的琢磨。

是一段旅行的结束,也是带着收获开始下一段旅行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得轻松通透的人,早就学会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