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二)

读书不仅是教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今天读《给教师的建议》5—11条,收获如下:

一、重视阅读——为学生学习创造广阔的"智力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他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是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是课外阅读和其它的资料来源。由此不难看出,阅读在苏霍姆林斯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他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概念相配合。教"电流定则"的时候,他搜集了一个专题图书架,供学生课外时间阅读。这个书架上有55种图书,都是讲自然现象的,而这些自然现象的原理都跟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对这些图书的阅读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高涨起来了,带着求知的愿望进入课堂,对知识的感受性非常敏锐,老师所讲的东西简直是"一听就明白"。再如,教高年级(相当于高中)生物时,学生第一次学习生命、生物、遗传、有机体等概念,苏霍姆林斯基先从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里给学生专门挑选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读了这些材料,激发起了学生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最终,没有一个学生所得的评分是低于"四分"的。

以上案例说明,学生要深入理解、牢固识记教材知识,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而且必须识记的内容越复杂,结论、规则越多,学习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从对阅读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教材内容就越容易。因此,只盯着一本教材是短视的、不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师必须尽力为学生理解、识记教材知识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

二、后进生应当更多地阅读

后进生是教学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他们理解能力差,对所学知识记得慢,忘得快,花得时间多,反倒学业不良,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类学生,一般老师的做法无非是希望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材上。实际上仅仅局限于补习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让这些学生尽可能多地读些书,使这些孩子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是个典型的"学困生",他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苏霍姆林斯基为费佳和类似的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都是从民间搜集来的,而且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起初,费佳只是简单地读这些习题,就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过了不久,费佳就对其中一道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答出来了。从此,费佳整天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当然,苏霍姆林斯基又不断地为费佳搜集了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到六年级,还对物理产生了兴趣,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使我深信:学生的学习越困难,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三、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活起来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学生有时候会表现出对学习的冷漠,或者学过的知识不能牢固地识记,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学过的知识变成了不动的、死的"行装"。知识的本质,意味着能够运用。而现实教育中,只需要学生把知识储存在记忆里,老师提问的时候,考试的时候,能准确无误地把它"倒出来"。如此一来,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就变成一件令人生厌的、痛苦的差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加以运用,使它能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或者作为撬开新知识大门的工具,进行生动的创造。

尽管只读了有数的几页,但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的的确确是一座屹立在教育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