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日记—第52天

今日书单《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看完第一章的内容,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在这段婚姻中,在“解决问题”上经历的三个阶段。

人对“解决问题”是有执念的。

1、活在幻想中

当我的婚姻出现了信任危机,一方面是因为对他的信任的破碎,而感到悲伤和痛苦,另一方面是“我和我的人生都是美好的、积极的”这个信念坍塌了,开始怀疑自我、怀疑人生。

当我发现,事情背离了我的意愿,失去了控制。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我的潜意识倾向于将“问题”识别为“危险”,而这激起了我更深层的焦虑和恐惧。我对问题的不耐受,实际上就是对失控的不耐受。

积极解决问题没错,但若执着于消灭问题,就会充满痛苦。

2、虚弱的控制

曾经我迫切地想要解决问题,于是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改造,即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前夫,要求他如何配合来给我安全感,但失败了;二是求助,我向咨询师寻求建议,企图拿到更权威、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我俩之间信任问题不解决之前,我的人生便只剩下解决问题这一件事,因为失控的人生是无法继续下去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消灭问题”的逻辑,当自认努力得不到好结果时就变成恶性循环:越挫越勇,越勇越挫。

这样的“解决问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控制,企图让一切尽快回到幻想之中,回到自己认为好的、对的标准之中。

当不再企图控制问题的时候,问题也囚禁不了你,你才会自由。

3、不是建议的建议

咨询老师让我明白,面对问题,除了战或逃,还有第三种方式:与问题共处。

这需要破除全能感,看见真实的世界,尊重它原本的运行规律,接纳它不一定按照你的意愿发生,即放弃控制,承认问题发生的合理性。这也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即“不是非要这样,那样也可以”

与问题共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帮助我们自我觉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问题的出现,很多时候是潜意识在呈现某些信息,是探索自己、探索生命的宝贵机会。

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看见了自己早年的创伤。搞明白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慢慢地练习放下对失控的恐惧,尝试把问题暂时搁置在一边,开始与自己、与生活和解。这个过程,比要一个离不离婚的答案,有意义多了。

人生的一个真相是,有些问题能被解决,有些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还有些问题可能一生无解。总有问题与我们并肩而行或接踵而至,这就是人生本来的模样。

问题本身不会压垮人,对待问题的消极态度才会压垮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去尝试,但是也能接受不如预期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这几年很火的《答案之书》。其中的答案都非常简单,只有一个词语或者简短的一句话。可以说,根本称不上是答案。这些词或者句子多数都是中性的,其作用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心理暗示。

人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往往不愿直面自己的内心,总想找一个外在的东西来帮助自己确定或者否定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

寻找答案本身就是一种问题。

最后,分享一段出自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的话:你是如此年轻,总是充满各种疑问。生活却说,答案现在还不能给你,因为经历一切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婚日记—第5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