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探索未来

前天晚上,书报亭终于有几本新杂志了,我买了两种:《读者》和《收获》,新报纸却一无所获。

读大学期间,除了看《读书》《南方周末》《方法》《参考消息》,我还买《读者》。当时还有迷惘和困惑,像蛇缠绕我一样,驱逐不尽,只能躲进书的海洋里。

看着这样多的报刊,每天要花一个小时,看完后我还会划重点,甚至摘抄——为了避免麻烦,我专门订阅过《中国剪报》,那是精华文摘,人生感悟、健康和生活样态,各种信息都齐了。

这两天,我有点魂不守舍地跑到报刊亭买杂志报纸,希望与城市的这一方空间联结,重新找回大学时的书香与归属。那时在大学,我都是第一时间去学校门口取我订阅的报刊,油墨香扑鼻的味道和一份份报纸与杂志的封面,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我想,自己的审美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改良了。

后来我发现,自己能够写点文字,甚至还能写出流畅优美,是因从高中以来,我读了很多的杂志和报纸,而那些都是当时最好的文字,我在无形中接受了一种现代汉语的涵养与滋润。

我知道自己没有文学上的天才,但是接受训练二十多年,还是大有收获,如今能弄文舞墨,写点文章,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昨天下午,我在万圣书园,站着读了两个小时,还翻阅了《上海文化》,它是一种书评杂志,多翻翻各个作家的写法,能打开写作人的视角。

我在里面读到了散文家周晓枫回忆自己的写作之路,她说自己小时候因为老师让他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所以很有自信,甚至有一种发表的欲望,后来又遇到中学老师,进一步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

老师功莫大焉。假如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写作的种子——虽有好有坏,发育不良或可能长势甚好——但,老师则是浇灌者、施肥者,部分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之路。

我自己的营养也有来自老师的,给我鼓励,给我安慰,在我的周记上批注"良",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有点自信。

另外,还有一位语文老师,他有一次表扬我,说我写论证文章,很多论据信手拈来。其实那时我买了一本励志书,从那里面摘抄下来的,但是,这让我虚荣心也得到满足。我知道,好的写作,需要好的论据,充足的资料,并且要做一点升华。谁能说,这不是对自己的鼓励与肯定呢?

为什么热衷于写作?

周晓枫说,写作就像"走向一无所有的旷野",探索未知的空间,让自己很愉悦、很开心。

"语文的语,文学的文——这让我想起石墨和金刚石。它们是由相同元素构成,化学性质完全一致,却呈现不同的样貌。每个作家,都想用石墨写出金刚石的质地。愿这种同素异形体贯穿我的整个写作——童年与老年,内心的萤火与天上的星光,一呼一吸与一生一世。"

我相信 让自己打开,接受光照,也打开他人,给他人微光,这就是大家共同的写作信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探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