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面舞会说到假面具,再想到假面孔

*

假面具(杂谈)

.

红红绿绿的灯光遽然暗淡下来,“牛鬼蛇神”纷纷出笼。他们踏着强节奏疯狂起舞。

这是一次伙伴们自发组织的假面舞会。那些天真可爱的“大头娃娃”们,不时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做出一些滑稽动作,引起一片欢快的笑声。

于是,人们卸下平日里繁重的工作压力,摆脱日复一日的公式化生活形态,疲劳、烦恼甚至痛苦都消除了,人们的心情得到了放松,情绪得到了释放,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和享受。

假面舞会来源于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的万圣节之夜。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认为,10月31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他们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以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开着假面舞会,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

时间流逝,万圣节已经淡化了它的神秘色彩,它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假面,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形象。万圣节成为一个孩子们期待的重大节日,也是年轻人一场盛装的假面舞会,为个性张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秀场。

假面舞会作为最具浪漫气质的激情活动之一,充满了魅惑和绚烂的气氛。它的最大特性是随意性,在这充满鬼魅气氛的夜晚,你可以扮一袭黑衣的女巫;可以穿纯白纱裙做白雪公主……舞会通过艳丽夸张的自我表演、激情冷酷的音乐,绚丽变幻的灯光在流光溢彩中投射出让人着迷的魅力。

如果说假面舞会是个舶来货,那“假面”却是地道的国产货。唐南北朝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假面饰金银,盛服摇珠玉。”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清赵翼《陔馀丛考·假面》:“假面盖起於《周礼》方相氏黄金四目以逐鬼……见於史传者则俱以铁为之,军旅所用也。”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胄》:“戴面自是倡优假面,鬭很者以护面,亦别有意。”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我只知道古时候(南北朝)的扮演故事,是带假面的。”

面具的制作一般是用竹篾编成一个头套套,外面糊上白纸,用广告颜料绘上五官即可。头像似京剧脸谱,有凶神恶煞的,有龇牙咧嘴的,也有嬉皮笑脸的,慈眉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制作的傩也是面具,但傩面具是木制的,更重要的是,傩是一种驱疫逐鬼的迷信活动,傩面具自然也就摆脱不了迷信色彩。“大头娃娃”是人们将生活中的幽默感反映在面具中,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艺术了,青面獠牙的,你不会感到害怕;狡猾虚伪的,你也不会鄙夷讨厌。

面具在戏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京剧中扮演神鬼角色,有的要戴面具。术语叫做“脸子”,是一种夸张面部形貌的化妆手段。我国古代歌舞,面具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元杂剧和明清两代的戏曲,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每逢年节或喜庆堂会,那些跳加官的,跳魁星的,跳财神的,都要戴面具。

川剧中的变脸,也算是面具的运用。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变脸的手法大体分抹脸、吹脸、扯脸。无论哪一种,都得借助于绘制的脸谱面具。

诗人樱子诗《面具》写道:“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了乐趣/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便有了悲剧/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其实呢,诗人在这里已经偷换了概念,不知不觉中,已把面具换成了面孔,但她换得天衣无缝,寓意深长,发人深思。

生活需要欢乐,因此人们喜爱假面具;生活需要真诚,因此人们唾弃假面孔。假面孔往往不易识别,往往涂金其外,刁奸其中,即使打扮得像欢喜佛、观世音,一经识别,便使人感到恐惧、厌恶。假面具呢,一目了然,舞蹈起来的时候,烂漫天真,心无杂念,此时假面具后面的真面孔无疑是美丽而真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假面舞会说到假面具,再想到假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