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海军战士的峥嵘岁月(二)

二、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卫生处的难忘经历
南海舰队航空兵是一个军级单位,南航卫生处一个团级单位,负责南航所有部队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设在位处海口市的南航司政后大院,卫生处有两个医药仓库,一个药品仓库,一个器材仓库,离卫生处办公室200米远左右。当时南航卫生处处长叫李华,河北定县人,老八路,14级干部。下有副处长林镇藩,协理刘杰,助理唐仕琪、韩鹤龙,司药周连富和我。

李处长肤色较黑,头顶光亮(他们背后叫他黑子),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但两侧及面部的头发和胡须根根耸立,眉毛很浓,与人说话时眼睛一般半张半闭,但当双眼睁开时,目光锐利令人不寒而栗,浑身散发着一股不怒而威、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将气势。我去卫生处报到时,处长不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八点左右处长回来了,他一进办公室的门,我听到办公室的其他人喊李处长,立刻站起来立正喊:首长好!李处长好象没听见,看也不看我。一直走到靠窗户边他固定的座位上坐下来后,还是不看我,我只好自己也坐下来。只见处长刚坐下来即拿起话筒一个电话打到不知什么地方,电话接通后就眉头紧锁,一连串的“妈的皮,妈的皮”地训人,声震庭室。

他打完电话后,眼睛审视我,问:“哪里人,什么时候出生的,家里有什么人?”等等,没有一点笑意。刚问完我的话,一个什么领导来找他,他拿起报纸看报纸,人家在汇报,也不知他是在听呢,还是在看呢?我当时内心真是感到惶恐不安,这也太厉害了吧,部队机关的等级也太森严了吧!

接触久了,才知道其实李处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大好人!他非常关心我的成长,经常对我说:你还年轻要多学习,看医学书籍,库房里医药书有的是,将来有机会送你读军医大学。看到我喜欢跟老乡一起谈天说地,劝我“老乡观念不要太严重,老乡观念严重影响自己的进步”。处长星期天还来宿舍和库房检查,看我是不是在看书学习。他不知道我二十个月的广西生活,拼死拼活,表现积极、流血流汗,但因家庭社会关系没有入党、没有调到政治处,我对在部队的发展已绝望了。表现再好有什么用?关键时刻会卡壳的,还不如早点回去找门路。因此处长说什么,我当面唯唯诺诺,背后我行我素。

其实,在南航卫生处比在连队好多了,我再也不要站岗放哨、紧急集合了,节假日自由活动,邀老乡逛海口街的时间多。那时海口很小,不如现在的安平司大。工作也非常轻松,仓库有事到仓库,一般在处办公室。处办公室有我的工作桌,除了处长外跟其他人一样的。首长们出差的时间多,下午经常坐在一起听他们讲一些社会轶事 、官场新闻。

南航大院是个军级大院,来慰问的经常有中央、省级、军区级的文工团,如中国京剧团、总政歌舞团、八一篮球队、海军篮球队等。特别是七四年西沙之战后,来南航慰问演出的有很多大型文艺团队。平时经常放电影,而且是外面看不到的电影。经常在下午四点多时,大家闲谈完毕,就打个电话问问,今晚有什么活动?如听说有活动,立即下班,准备参加活动。

当时我的住宿条件也很好,我与老乡周兴美两人住一间屋,他也是从广西调来物资处的,我们朝夕相处几个月,亲如兄弟,可惜他后来调到五指山仓库去了。有一次星期天我和几个老乡正在仓库里的电炉子上煮小鱼,处长来看我是不是在读书,老远我听他咳了一声嗽,好在我准备了一个木箱子,马上关了电炉子用木箱把电炉子罩住,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处长进来看到这个阵势和我的神情就知道这一切是假象,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走了。

一个处里只一二个士兵,要提为干部比连队好得多,别人处里的兵星期天帮首长浇菜、劈柴、整理家务等等,我是首长请吃饭也不去,原因一是我认为我再怎么努力也提不了干;二是觉得部队等级太严,我做不来这样的“细人”;三是我确实有点怕李处长,第一次他就给我一个下马威,使我对他亲近不起来;四是我第一次到处长家吃饭,出了个洋相。那天处长请处里的全体人员吃饭,李处长的夫人是南航门诊部的主任,也是四十年代入伍的老兵。处长和夫人春风满面,态度慈祥和蔼,做了很多菜,还有一瓶好酒。处长夫人特别关照我:“在家靠父母,我儿子比你还大,也当兵去了,你把我们当父母一样,不要拘谨”。但我一个农村娃,年仅二十岁,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场面,在坐的又只我一个人是战士,非常拘谨,巴不得早点吃完走人。他们谈笑风生,天南海北闲谈,我低着头,一言不敢发地吃。吃了半天,我快吃完了,他们还在喝酒,我突然发现他们吃剩下的鱼肉骨头都堆放自己座位边的桌子上,而我吃剩的鱼、肉骨象在家里一样直接摔在地上,顿时我面红耳赤,饭没吃饱就急急地走了。以后几次,星期六的晚上办公时,处长说:“小阳,明天到我家吃饭吧”,我当时答复:“好”,第二天却邀几个老乡到海口溜街去了。晚上集中时,处长问我:“小阳,今天为什么没有到我家吃饭”,我装作猛醒一样说:“噢,处长,我不记得了”。

七四年一月,西沙自卫反击战爆发。当时正值春节期间,我们卫生处也非常紧张,大量医药器械出入仓库。同时,我和唐助理、周司药等天天向乐东、陵水、三亚等部队运送医药器械。鉴于我在平时和西沙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七四年七月,处长亲自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由老红军、老八路、南下首长、志愿军和解放军首长组成的(官多兵少)的南航后勤机关400多名的全体党员大会上,全体一致通过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正式党员,终于实现了我多年奋斗的愿望!我毕生感到自豪的是,我入党是经过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首长们举手同意的。

七五年三月份,部队要开始退伍了,我觉得还是回家乡好,看回来能不能上大学。因此,我写了个报告给处长,请求批准我退伍,理由是家里姊妹多,父母负担重,不能在部队干了,处长看我去意已决,只好同意了。

当时,我在南航后勤部是有点名气的。我担任南航后勤部团支部唯一的副书记,书记是一位40年代入伍的南下的营级干部。我们团支部在南航后勤部机关逢元旦、春节、五一、八一、十一都要出墙报,当时负责墙报的诗、文等内容和文字书写都是我,负责插图和排版的是战勤处的康军,我们后勤部是师级单位,部长、政委是老红军,是11级、12级高干,有很多处长是老八路,协理、干事、参谋、助理一般起码是营连级。我们每期墙报都受到了这些首长广泛的称赞。有的老首长说:“现在还有这样的年轻人,写的字、画的画就象买的一样,真不错”。因此,我退伍时,很多首长和战友还不信,有的还替我惋惜。

退伍时,我心情也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我通过部队这几年的锻炼、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远胜于读了几年书,我对自己自信满满,我曾作诗曰:
举世水天一览中,轻翔漫游志非庸,
击云挽涛翼猛时,果然当世无英雄。
又曰:劈击长空若许年,胸怀经纬谙水天,
永葆风骨莫染俗,击云挽涛创新篇。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真不懂事。一是我当时觉得自己在部队没有发展的可能,存在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二是受不了部队等级森严的规矩,对首长的关心特别是处长的关心还有抗拒心理。实际他真正是一个有着“父母心”的好领导,甚至父母还关心不到这个程度。我现在对辜负他的一片苦心深深地感到内疚!

真要别离部队,依依不舍又惶恐不安,我以“别了,南海”为题作诗一首,以纪念当时的心情:
南海啊,别了!
别了!你,
我一样的胸怀,我一样的珍宝,
我一样的胆魄,我一样击过长霄,
南海啊,别了!
别了啊,南海,
我们毅然相别,莫惶惑未来怎搞,
我俯视你默默,你仰视我悄悄,
南海啊,这怎好?!
呼啸吧,南海!
怒卷起漫天狂涛!
我们的胸博在抖动,我们的热血在燃烧!
歌唱吧,南海!
八百万水花齐跳跃,
我们辞去了旧与死,飞向那灿烂与骄傲!

我在部队的这几年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的各自不同的素质、性格和行事方式的熏陶,有部队多种不同的激励机制的考验,有战友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态势的驱动,有浓烈的政治空气和学习氛围的感受,有青春期激情挥洒的生活的影响,特别是毛主席的军事著作中有关作战的辩证思想和策略以及夺人的文采的吸引,这一切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每天都被这些新事物、新思想所激动,像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这些任何课堂上、书本上都没有的养份。每天感到空气清新宜人,自己激情昂扬意气奋发,活力无穷,文思泉涌。

我不断地在笔记中用文用诗的形式归纳总结这些生活的感悟和哲理,勉励、鞭策、告诫自己,倾诉自己的心声,洗涤自己的灵魂,驱散自己的不良情绪。每当我动笔写上一段话后,总觉得心底更纯洁、眼睛更明亮,脑子更聪明,精神更轻松,意志更坚强,道路更宽广,一切一切不良情绪被清扫干净,全身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正能量,这一切不仅锤炼了我,使我成熟起来,综合素质得到了根本的提升,而且找到了一条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根本的途径,使我形成了一生的习惯,并受益终生。当我在任职支部书记的时候,碰到四收、计生、征地、调田、分钱、项目建设等关系到上下左右人的利益平衡难感到矛盾纠结、无法排解的时候,我习惯地拿起了笔,象做数学题一样逐条逐线地分析、思辩、归类、分解、综合,很快找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切矛盾的排除、工作的开展的方法从笔端潺潺流出,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校,对于喜爱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提高的人来说,有过军人生活的经历才有自己人生的高度,军营生活为我后续胜任荆棘丛生、矛盾重重的村支书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名海军战士的峥嵘岁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