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新媒体发展迅速,巨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分秒中就可以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思维狂潮。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弊端。因为信息变化太快,因为狂潮势头太猛,所以很多时候容不得你再做深入思考,就得迅速调整状态,进入下一轮的思维竞跑中。
也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陷入了浅尝辄止,敷衍表态的假象之中。越来越多形式化的教育行为让人不满,越来越多缺乏实效的教育场景令人忧心。这样的现状强烈呼吁扎实、有效的教育行为,期待团结一致、心无旁骛的教学状态,渴望出现一种深度学习、深度思考的引领。于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进行一场返璞归真的深入改革。
这样的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同仁的热情参与,积极摸索,大胆尝试与无私分享。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深度学习?
关于深度学习的定义,笔者有如下理解:(1)深度学习中的学习者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批判性和建构性等特征;(2)深度学习须关注情境迁移、问题解决和积极创新;(3)深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情感体验;(4)深度学习是基于个性的社会化过程。
概念可能抽象了些,但关于深度学习的向往却是人所共有的。
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浅见,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引领学生树立大语文观,积小成大
语文学习向来不只是书本上那么一点东西,如果想仅凭学好一本教材就能成功应对语文考卷,那是极其狭隘的认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优秀的诗文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只是语文学习中的例子而已”,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渗透这样的语文学习理念。让他们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时刻在进行。只有树立这样的大语文观,我们的语文学习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才能表现为来自大湖的一条小溪,背倚高原的一座山峰,伫立山顶的一棵劲树,才会积小为大,聚少而博,具备横向拓展与纵向深掘的可能。
二、强调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由浅入深
文本是我们学习的媒介。语文课堂的学习,必须紧扣文本展开。在课前或是课中,一定要带领学生静心阅读文本。不带任何参考资料,只扎实阅读文本,在字里行间获取信息,在慢读细品中求得体验,在圈点勾画里质疑思考……总之,俯下身子与文本做最深入的对话,并且是独属于自我个性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会让我们真正明白文中哪些词句直接指向或隐约暗示了文章主旨;并且思考对于作者的观点,是否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作者的情境感受,是否产生过类似体验?同时,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哪些语段或词句是这种写法的突出体现……总之,就是在这样与文本的直接的、真切的、细致的,且带有质疑与思考的对话中,我们才能形成对于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并在之后与同学老师的对话中让自己的读文体验与思考得到或纵向或横向的发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童话《皇帝的新装》,我很想知道学生用心初读文本会有哪些独特感受,于是,我借用一节自习课让孩子们静心圈点勾画读文,第二天上课交流时,那个场面特别令人欣慰:
一生:老师,我读到了一个爱慕虚荣、昏晕无能的皇帝;
二生:我读到了一群愚蠢至极、自欺欺人的朝臣;
三生:我读到了一种荒唐可笑,言不由衷的社会乱象;
四生:我读到了一个天真可爱敢说真话的小孩,我觉得他就是作者的希望。
……
呵呵,聆听着同学们精彩个性的发言,我很激动,因为在他们一句句地交流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文本解读在由浅入深、明晰有序地向纵深处拓展。
三、注重思维的发散与创新,化凡为奇
当然,一篇文章的解读也总是因人而异。在阅读文本后若能针对学生初读感受采用某种激励化的交流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中渐次延展,纵深,丰富,在特定情境中有所创新,有独特发现,那语文课堂自然就会让人于平凡中见出新奇。
例如,教学《穿井得一人》一文,梳理完课文内容,探究文本的寓意时,设置问题为:文中人物众多,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你分别受到怎样的启示?这一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瞬间炸开了锅。
有学生说:从国人的角度看,不应盲目传播谣言;
也有同学说:从宋君的角度看,要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只有经过实际调查才能弄清事实真相;
还有同学说:从丁氏的角度出发,讲话要讲清楚,表述不能有歧义……
还有个别学生补充说:国人的不冷静,缺乏理性恰恰反衬了宋君的沉稳理性,有求实精神,宋国有此国君,也算一大幸事……
你看,在开放性的问题中,导引巧妙,课堂就会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与纵深中得到创新的发展,课堂也会因此而呈现别样的精彩,于平凡中见出新奇来。
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先入后出
自主学习一直是新课标下所倡导的一种理想模式。可事实是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关于这方面我一直在做积极的尝试。
八年级上册有一篇文言《桃花源记》,在梳理文意,赏析完文中的名句后,针对渔人走出桃花源之后再寻桃花源却已終不可寻这一结局,我启发他们:渔人再寻桃花源为什么遂迷,不复得路呢?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看到问题,学生很快进入了思索。他们有的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开始交流,有的结合文本的关键词语进行推究,还有的开始翻阅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想觅得原因。之后的交流中,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甲同学说:桃花源再寻不见,是因为本身这就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同学乙说:之所以再寻不见,是因为渔人不遵守约定,不讲诚信。
同学丙说:桃花源时隐时现更能增加它的神秘色彩。
同学丁说:桃花源再也寻不见,意在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学戊说:……
在同学各抒己见中,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了激发,并且在这种意识的引领下,他们迅速进入文本,深入文本做积极的品读、思考,努力挖掘文本内在的意蕴,必要时还能跳出文本,联系现实做横向的拓展,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五、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导图训练
平时的学习中如果不注意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方法的归纳,那所学必然是零碎而肤浅的。如何引领学生边学边总结,构建属于自己知识体系,我一直在努力探索。
近些年来各学科都在倡导思维导图这一模式。经过学习、尝试,我也逐渐发现这种模式在语文学习中构建知识经验与能力方法上的优越性。于是我大胆将这种模式推介给学生。引领他们学习运用思维导图来完成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使所学知识与能力以某种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直观、清晰、有序地呈现,形成更为鲜明的感受,达到更为深刻的启示。
千百年前,诸葛亮先生在《诫子书》中提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质朴的一句话中,已然强调了“静”的重要作用。“静以修身”“静以治学”,唯有“静心”,才能有思维的深入活动,才会产生情感的独特体验,才会在山重水复的绝境中遇见“柳暗花明”的惊喜,更会在“独上高楼”的寂寞、“衣带渐宽”的憔悴后,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与满足。这样真切的情感体验就是深度学习所带来的充实与愉悦,是有心、有情、有才三位一体的情感思维状态的完美体现。
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先静心读书吧!以“静”治“躁”,在静静地品读、深入地思考、积极地质疑、大胆地创新中引领学生开始深度学习,势在必然,也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