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表扬的两串风铃

现在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是个节日,都会过得风生水起。譬如已经过去的感恩节。

历来觉得西方节日不容易记忆。比如几月份第几个星期的哪一天,尤其是象我这样记性不好的人来说,简直是折磨。不象老祖宗发明的天干、地支,真的特优秀,又高级。掐指一算,便洞明日子,参透玄机。

不过也不用沮丧,这个时代的智能手机和微信朋友圈,都会让你知道,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信息过载着实连让人忘记某个节日都难。

虽然不怎么在意过“洋节",但这个感恩节,倒让人能想起不少值得感恩的事,值得感谢的人。

那天不仅是感恩节,也是24节气中的小雪,又是农历十月十五日。

这天,不少老人是吃斋念佛的。譬如八十一岁老丈母娘。初一、十五要吃素,已经成为老人的固定习惯,几十年没有变过。为什么每个月初一、十五要吃素?她自己也说不清。也许唯有这样一种仪式感,让她觉得平淡的生活中,有了对神灵的些许敬畏,对于生活的一丝憧憬和慰藉吧。

感恩节那天女儿晚自习回来,一路上,说着她的作文被老师表扬的事儿。不仅被朗读,而且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她的随笔做了进一步赏析。

女儿模拟着语文老师的表情和语言,发挥着对感兴趣事物的超强记忆力,一字不落地复述着老师原话。就连细微之处也不放过,比如对说到"爱情"二字时有一位男同学露出了怪异表情,老师是怎么轻敲桌子,开起玩笑的。

女儿写的是暑假去云南旅游的一次经历。那是北上回家的前一天,赶早去石林,饱览了奇山异石,乘车往回走的中午,在一个不知名的街区,停下来吃团队餐。团队餐吃了什么?真的已经记不真切了,不是因为特别不好吃,也不是因为特别好吃。

但脑子里却能浮现出,有两位老人在兜售风铃的场景。一对看上去年过七十岁的老人,男人腿脚不灵便,一瘸一拐,左手提着一串风铃,右手扶着他的老伴。老妇人同样也是一瘸一拐的,手里也拿着一串风铃。另一只手拽着一个发灰的布袋。两人相互搀扶着,嘴里发出微弱的叫卖声:5元一串,一串5元。

旁边还有几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扯着嗓门,也买风铃。风铃声穿过破嗓门,象一根大木头撞击城门,抵销了回声,沉闷而喑哑。

汽车发动起来,提前开起空调降温。走上汽车前门阶梯,落坐,我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那一对老人。

也许我的这种凝视被女儿看在眼里,鼓励着并引发了她想买买买的动机。

女儿向我要了十元钱,匆匆地小跑,径直来到两位老人身边。我看不清十四岁少女柔和的脸,只看见她的背影,渐渐俯下身子,然后轻点着的头,与老人交流着什么。

两位老人各自伸出枯藤一般的手,攥住女儿,不住点头,好象捡到什么失而复得的宝贝似的。

意想不到的是,车上的人也纷纷下车,撇开那几位五十多岁妇女的纠缠,默默地把两位老人布袋里的风铃"洗劫"了一遍。

两个相互搀扶的身影,轻便得象两片飘落的树叶,又象一叶摇摆的小船,不一会便消失在视线里……

估计女儿这篇随笔,比我描述的要有意思一些。语文老师不仅朗读了出来,而且对题目,文章结构,都进行了分析和发挥。

女儿题目就是"两串风铃"。老师却对这个显得平常的题目,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说为什么写“两串”而不是“一串”呢?“两串”有什么象征意味,那分明象征着两个老人的艰辛,以及相濡以沫的爱情,诸如此类。

女儿咯咯的笑着:我取的这个题目有那么高明吗,是不是老师想多了?

我面无表情地看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儿一眼,女儿才收住了忘形的神色。

不过想来也是,就像练书法。你明明临写的是米芾,在别人眼里怎么说是临得象王羲之呢?

事实上,我也分析不出,这种代入感造成的细微差别,到底来自哪里?心理机制是什么?这要是论证起来,恐怕也颇费周章。

但这并不是重点。老师的正向激励远比表扬这篇作文本身重要得多。

更钦佩老师的,是这有点“言过其实"的赞扬,如此这般地轻拂着少女的脸庞,点燃着女儿欲罢不能的写作激情一一一个"女作家"的一生热爱,也许就是这样被点化缘起了。

感恩这两串风铃,感恩乐于夸赞的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受表扬的两串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