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也可以是全世界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切实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就是独自生活吧。

在庞大的城市里拥有一个小小的自我空间,通过慢慢建立空间秩序和生活节奏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秩序,像刘同在《一个人就一个人》里回忆自己第一年来北京工作的景况,“我觉得当我能承受一间房的房租,就算终于活下来了。”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静谧又丰富的。

每天所做的事情虽然都是相似的,买菜做饭,上班下班,有一些固定的生活仪式和爱好,但这些小点就像网眼,紧密牢固,撑起了你的生活之网。

斯蒂芬·茨维格曾在《昨日的世界》里回忆在巴黎偶遇诗人里尔克的经历,“而且不管他住在哪里,他都会运用自己处事有条不紊的能力立刻把室内布置得意味深长和适合自己的个性。他身边的什物总是少得不能再少,但在一只花瓶或者在一只碗里却始终摆放着鲜花。”

这种建立生活秩序的过程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即便里尔克一直居无定所,但他可以在任何地方,以自己的心灵为坐标轴,重新搭建一个又一个牢固的生活图景。

在一个人的生活里,你成为自己生活的诉说者,同时也是它的聆听者,正是因为没有观众,这出正在上演的“戏剧”才更加真实,更加“你”。“独自思考使我自己同时成为了回声和深渊。”(佩索阿《惶然录》)

独自生活中更难的部分可能也在于此,相比起料理日常事物(这种生活上的韧性并不难以习得),更加折磨人的是如何面对精神困境。

同时,这种困难也是独自生活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当失落的情绪来临,没有了旁人可以交谈,它无法很快被消化溶解,你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咂摸其中的深意,直到以自己的角度缓释它。

陪伴虽然可以缓解一些痛苦,但也可能是一种捷径,生命中有些问题是必须自己去面对、克服的。独自翻山越岭,憋着一口气,抵达山顶时的满足感是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且带来的成长也是更加扎实的。

如里尔克所言,“那种生活,我必须独自去承受,永远,永远。”(《马尔特手记》)

但是,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生活就要好过和他人共同生活,有些共同生活所迸发的体验是独自生活所不具备的。此外,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如伍尔夫所言“给她一间自己的房间,每年给她五百英镑,让她敞开心扉......到时候,她一定会写出一本更好的书来。”

中产阶级滤镜下美化的独自生活和大多数白领蜗居在十几平米出租屋内的独自生活,更不能相提并论。而真正的、完全的自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轻言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在哪里生活,怎样生活,都要保持精神的独立,保持自我思考以及独处的空间。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一个人在过自己的人生,那是生命孤独的本质。

不论生活多么繁忙,不论你是独自居住还是和他人共同居住,每天都要挤出一些时间回到自己,和自己安静地待在一起,诚实地问自己一些问题,再诚实地回答。

寂静,咖啡杯,桌子,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一个人独自坐着,就像那孤独的海鸟张开翅膀站在一根木桩上,这样是多么美好啊。就让我永远坐在这里,伴着这些纯粹的东西,这个咖啡杯,这把餐刀,这把餐叉,保持它们各自本性的东西,保持我的本性的我本人。

——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也可以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