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发展之道 修《老街》新卷——兼议《黎里镇志》总撰思路的创新设计(三)


二、正论:遵循发展之道,创新编修《老街》卷

1、独立成卷,服务名镇创建

其二,老街——展示黎里古镇传统建筑风貌和优秀建筑艺术的建筑博览会。

“老街主体是依三里市河两岸分布的9条街道,连同各街道所辖的110余条弄堂、巷路,以及古镇区15万平方米全部建筑群落(其中明清民国古建筑9.7万平方米),构成古镇的核心区,面积约0.6平方千米。”《老街》卷首序文以确凿的数据凸显该“建筑博览会”的鸿庞体量,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黎里,积淀着宋元明清和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有宋代的古井和明清的石桥,有明代建筑鸿寿堂和进士第,清代的古建筑更多,官宦望族的祠堂、退野名士的园林、诗文世家的藏书楼等,密集分布于三里老街。”还是序文,读之,犹如在一名恪尽职守的导游娓娓动听的讲述引领下,缓缓徜徉于黎川街头。行经老街上岸,吹拂东亭街陆家墙门砖刻门楼“怀橘清芬”扑面而来的清风,端详平楼街三泰弄口纱庄和汝家弄瑞文堂的古朴意蕴,领略中心街黄祥泰弄口东典当之秘趣、周赐福弄赐福堂之庄严、一代影星殷明珠旧居小洋楼之妩媚,见识浒泾街新蒯家弄东西古建“退一步处”和蒯厅的大气,聆听梨花街西徐家弄写韵楼和新咏楼之诗咏、闻诗堂弄内闻诗堂清道光间殷氏弟兄之书诵,其后,过桥来到老街下岸,穿过九南街之花车大兴弄、建新街之陶家弄,南新街南丁家弄内镌刻“视履吉祥”的清代砖刻门额、南徐家弄内保存“俭以养廉”“五凤名裔”“孝穆遗风”的砖刻门额和周宫傅祠合三祀(孔、师、祖)为一的教化古风,更令人流连往返,“丁”字老街之横街西岸北栅的禊湖道院则是宗教建筑精华所在……古镇建筑博览会的璀璨珠玑,均在《老街》卷第一章《街道》中以叙事蒙太奇手法作了平行式展览。而最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建构——驳岸、河埠和缆船石,这三种类型的古代建筑瑰宝,均于2005年1月被列入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老街》第二章中予以重点展示:

“明代……里人于屋舍门前河岸垒石筑埠,供浣洗之需;后于河埠之间堆垒石驳岸,以护堤固岸;一俟河畔泊舟,集艺术与实用于一身的缆船石便应运而生。”建筑瑰宝的诞世、坐落和功用等要素,章首序言交代明晰。

第一节《驳岸》:“黎里的古市河长1900多米,市河两边老街保存完好的驳岸有3800米左右”,川、岸长度,互参相鉴,信实无误;“驳岸始筑于元代,……其初,只是……护卫河埠的段落,……是为驳岸的雏形。到明代,……连缀成为系统……。元代和明代前期,……石材均为青石;明代中晚期起,改用花岗石,……采自苏州西郊金山,故称‘金山石’,也叫‘麻石’。”随时演进,状物渐丰,直观明白。

第二节《河埠》:“河埠,俗称‘河桥’,沿市河两岸修筑,每隔三五丈就有一座。从外部形态来分,有淌水式、双落水、单落水及悬挑式等。淌水式河埠最为宽阔,……双落水河埠,又称‘菱角河桥’,其形状象个‘八’字。……单落水河埠,称‘木鱼河桥’,分为外凸式和内凹式,……悬挑式河埠最为简便……。”学名与俗称互鉴,总领共分述相生;“双落水河埠……有正‘八’字和倒‘八’字之分,……‘顺和春’茶馆、‘紫阳观’南货庄一带河段,都是……。单落水河埠……远远看去,就象八字的那一撇或一捺,斜斜地插进水面……。”取形象譬喻作述介,融说明描述为一体。

第三节《缆船石》:“缆船石,船只停靠系缆绳的支点,黎里的缆船石可以分为两大类:立柱式和洞穴式。……始自明代,早期,……清代,缆船石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纹饰,构图……。”首节,按总分结构介绍其功用分类,取时间顺序再现其演进过程;“黎里老街河埠和石驳岸上共计镶嵌254颗洞穴式缆船石,三分之一以上雕有纹饰,……其图案各种各样:‘犀角’,相传可以分水,……(以保)往来船只……平安无虞。犀角的图案有单犀、双犀,有直犀、弯犀,也有与‘双胜’(两个定胜图案)连缀在一起,寓意‘接连胜利’; ……‘如意’, ……也有与‘笔锭’相合,象征着‘必定如意’, ……九个如意,应合《诗经》‘九如’; ……象征长寿的‘双桃’,期盼吉祥的‘双桔’,追求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石榴’,以及‘象鼻’‘八仙’‘五色旗’‘瓶(平)笙(升)三戟(级)’等等。缆船石纹饰图案总共40余种。”第二节,以数字统计挈领图案的分类与描绘,分类周详而重点突出,描绘生动而深蕴寓意;“缆船石最实用的功能是系缆,再就是测量水位,预报水灾。……黎里老街中心北岸,有一颗雕刻葫芦吐蝙蝠图案的高1.3尺的缆船石……,即具有警示水涝的作用。”详述一例而涵盖全貌,叙中生议而强调功能,缆船石于国计民生之功莫大焉!

另外多章,撰文述介古镇建筑物所具备的巧夺天工之杰作和别出心裁之佳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崇仰备至。气势恢宏的古桥被列入吴江文物保护单位之八座者,行履迎祥、梯云、进登、清风、秋禊此五座梁式石桥,高阶拾级、平步青云的意态悠然而兴,可谓气宇轩昂矣;而登临青龙、道南、望恩这三座拱式石桥,更会陡然生出乘虹凌空、凭虚霄驾的陶醉感,几近飘飘欲仙耳。漫步老街廊棚,你会惊叹清代诗人袁枚《黎里行》中“长廊三里复,无须垫角巾”之果无虚言,披檐式、人字式、骑楼式廊棚式样繁富,令人目不暇接。在有感于“街从宅中过”的设计机巧和廊棚濒水一侧护栏“美人靠”的风姿特色后,你更会为老街百来条弄堂不是幽径胜似幽径的独特构造而赞叹不已,迂回穿行,每每会生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感,若你舍得花时间,挨着弄壁户扉放大胆量撞门而入,兴致盎然地步步登高、登堂入室,那么,迎候你的将是满满的收获:柳亚子旧居赐福堂的龙纹长窗、凤绘主梁,徐达源故居新咏楼的雕额门楼、嵌刻长廊,张曜故居“退一步处”的“船厅”建筑、缆石地砖,吴江名园端本园的曲桥荷池、假山月廊,新蒯家弄新蒯厅的环抱厢楼、“抽屉”格窗,浒泾街李厅弄李厅的青石柱础、高梁斗拱,南新街沈氏鸳鸯厅的落地雕窗、堂梁木雕,浒泾街鸿寿弄内明代建筑鸿寿堂的楠木柱础、石刻柱槽,清代宅院洛雅草堂的“官翅”梁架、雕楼回廊,清周元理私宅寿恩堂的六进楼厅、砖雕门楼,梨花街闻诗堂弄闻诗堂的青石墩刻、蠡壳长窗,中心街德心堂的覆盆柱础、翅梁斗拱,明末建筑中心街邱家弄德芬堂、敬承堂的粗柱厚梁、山墙雕楼,平楼街汝家湾堂弄瑞文堂的“八仙”砖刻、“渔樵”墙雕,南新街徐家弄修敬堂的硬山楼厅、砖刻额楼,南新街南蔡家弄承裕堂的备弄贯通、木雕长窗,西新街北栅施家洋房的东西合璧、水砖磨石,平楼街楼下浜进士第的厅梁雕刻、门楣狮对,梨花街彭家弄彭宅的武康石栏、砖砌古井,……接踵而至扑入眼帘的是数不胜数的古建筑瑰宝,享受此等际遇,每一亲莅黎里老街的游者访客,谁不会情不自禁地连连惊呼“不虚此行、今遂愿也”啊!




【注】图片来自《黎里镇志》,如侵联删。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循发展之道 修《老街》新卷——兼议《黎里镇志》总撰思路的创新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