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绝四?

至圣先师孔子像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讲解:

夫子绝无四种(我执):不主观臆测,不绝对断定,不固执拘泥,不唯我独是。

荡相遣执讲故事:

毋意,即不主观臆测。

主观臆测,即个人的主观判断,其结果会受个人的能力和经验的影响,也许正确,也许错误。

在孔子的人生经历中,难道没有过自己的主观臆测吗?显然不是的。孔子曾以貌示人,不想收澹台灭明为徒,而澹台灭明却是个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孔子也曾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我“以貌取人,失之于子羽"。后世大家如曾国藩,也有以貌取人的习惯。当然,他有一定的识人本领,偶尔有失误,不影响他的“冰鉴"智慧。

人都有主观臆测的习惯,但如果错了,能够及时的改正,即毋必,这才是重要的。

毋必,即不要绝对的断定。这就是要辩证地看问人,看事,看问题。

孔子曾坚定地认为,三桓所拥有的都邑是鲁国政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季孙氏费邑和叔孙氏郈邑判乱,这样就使堕三都成为可能。可孔子又进一步认为,堕三都之后,一并完成收三家之权归鲁君,也不是不可以实现的,这就有些错误地判断鲁国的形势。虽然孔子得到鲁定公的一定支持,但却因泄露了用心而遭到三家的抵制,最终导致堕三都失败,公权更无法收回,更糟糕的,是三桓对自己的信任也没有了。假若孔子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堕三都策略,放缓收公权的压力,多做基础工作,积累力量,待机而动,也许一切目标皆可实现。可那样就不是孔子了。

毋固,就是不刻意固执己见,而是能够变通,使之畅达。

孔子与众弟子曾厄于陈蔡之间,七日断粮,几于饿死。连子路都开始怀疑孔子之道,认为君子就一定要穷困吗?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认为夫子之道是否太高,世人接受不了,希望夫子能够变通一下,降低一下使用标准,结果被孔子骂为无有志向。最后也只有颜回认为,夫子之道,天下人不能接受是天下人的耻辱,孔子这才宽心,认为自己可以作颜回的家臣。由此可知,孔子是固而非“毋固"。孔子若似子贡样变通,就不会有周游列国的故事了。

毋我,就是不能唯我独是。孔子在卫国,享受着卫灵公的俸禄,约黄米六万斗,是正部级客卿待遇。卫灵公向他请教用兵之法以退晋兵,孔子只说按周礼行事。“南子涉政,不合周礼;传位于孙,不合周礼。"卫灵公反复求教,孔子也只说周礼。孔子告诉卫灵公,我孔子只会以周礼治国。只有“克己复礼",卫国自然太平。这就是孔子。难道孔子毋我吗?卫灵公气得没办法,断了俸禄,孔子也只好离开卫国。而实际上,退晋兵简单,只要孔子师徒停留在卫国,晋兵也就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赵简子忌讳孔子,蒯聩也不敢挑战孔子师徒。而孔子只说周礼。这就是孔子。

由以上可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的子,是孔子吗?孔老夫子,一生颠沛,就是因为执着。执着,是儒家的精神。作为仁者,如果不执着,如何能够“弘毅乐道",“死而后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夫子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