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和桃花潭一样,必欲一游宣城敬亭山,也是因李白的一首诗。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据说,当年李白在桃花潭辞别汪伦,再就是去了宣城,然后有这首写敬亭山的诗。从诗中,可以猜测,李白住在宣城一个和敬亭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地方,有事没事有意无意的就会看山,时间久了,就有了“相看”老友似的感觉。现在,已经不清楚,李白当年到底是从宣城哪个方向与敬亭山“相看”的,然而,诗中李白的心境,人们很清楚。只消把李白的敬亭山和他的桃花潭一对比,不难看到,李白激赏感动深如潭水的人间友情不见了,甚至连人间烟火声息都不见了,除了李白和敬亭山互相对看,也许还互相你懂我懂得有乐趣,余皆一片空寂。
显然,李白在宣城在敬亭山这里过得并不开心,极有可能还遇到了他十分厌恶的人或事,或者因为他只好诗文却并不能助人官禄而倍受冷落,因而更加怀念与汪伦那样的知会友聚,也因此心情不爽,遂有此敬亭山诗。
“众鸟高飞尽”,讥讽的是专事高攀上爬的众多鸟人吧?一个“高”字中,似乎可读出李白眼神中这众利禄之徒的那种浅薄鄙陋。
“孤云独去闲”,大约是惋叹虽也有闲云野鹤般的高洁之士,他心倾之,却因为他们都“独去闲”,而无由知会吧?此时已远别的汪伦,在李白念中,也属“独去闲”之列?
有着火热情怀的诗人李白,居于人间如此的冷漠孤寂中,何以自处?唯有敬亭山与他相看厮守互相喜欢了。
这就是说,敬亭山其实是李白心中一座聊以消解冷落孤寂的友山。
那么,敬亭山到底有什么妙处,让李白特别待以友道呢?
我到宣城已是下午时分,正在纠结是当天还是明日去敬亭山,得知一个好消息:敬亭山晚上不关门。便不纠结,还稍事休息了一会儿,这才不慌不忙往敬亭山而去。
到得山门,终于望见敬亭山。山不见高,亦不见妙。
循路而行,渐次林深,渐次径幽,却一直未见有诸如“李白到此一游”之类的古迹。倒是有一座气势不凡的“独坐楼”,只是现代纪念李白的建筑。而且对李白来说,方位也不对,不是他和敬亭山相看,而是他坐在敬亭山上看宣城。当然,如果当年李白住的地方在此楼视野中,也不是对不住李白就是了。
到达此楼,脚下的路已多时不再是拾阶而上的林间山径,而成为平展向上的疑似柏油路,一色的红色路面,可能就是所谓“”绿道”了吧,武汉的绿道也大抵如此。
坡有些陡,才知道绿道爬坡其实艰难。脚下后倾,逼的人不得不持续上行。这一持续,再不得要领,就特别吃力,大汗淋淋气喘吁吁便在不间断中了。
这时,看到一个小姑娘走之字形,走得轻松潇洒好玩儿似的,大受启发,赶紧仿效,果然好了许多。同时,也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刚入山时,游客人稀,林幽山寂,隐隐然而有不安之感,连继续上山的脚步都难免时而犹豫。而上了山,天色较前更晚,游人却渐渐的多起来。这小姑娘孤身一人径直往山的更高远处独行,居然毫无所谓不安。
往后,天又晚,更晚,上山的人反而又多了,更多了。
真是奇妙。于是,我也再无冷清的不安而鼓舞前行,终于在汗流浃背中到达最高点。
环顾之间,整个宣城。尽收眼底,历尽艰辛,终于登顶的那种超然的痛快,真爽。
李白当年也象这样爬过敬亭山吗?是有了登顶的超然畅快,也才有“相看两不厌”的亲切吧?
下山的时候,跟着人众走。注意,我这里使用“人众”二字并不是夸张,而是实况。敬亭山就是这么奇妙,越是向晚越是人众。也是跟着人众下山,走了另外的绿道,这才知道,原来上下敬亭山有完整的绿道。台阶路是核心景区。
下山走绿道也不容易。累倒是不累,但因为脚下前倾感强烈,便被一种根本站不稳的感觉驱使着,只好一步紧一步往下跑碎步。
终于到了山下平路,步履间可不紧不慢的闲适感欣然回归。有意无意朝山上“独坐楼”望去,顿时被眼际一片神妙镇住:只见夕阳背景下的敬亭山及其“独坐楼”,正背投着万道毫光,恍若仙山神阁。
好一个敬亭山,竟给慕名而来的我这样一种美妙的惊喜。倘若李白当年眼里心中也满是这种情境,他的“相看两不厌”,不就是暗喻自己仙风神韵的高妙诗境了吗?
不过,我宁可相信,敬亭山是由于平易近人有人情味,而让李白喜欢。因为李白要的,毕竟是人际友情。看看眼前,到了晚上,山上还有这么多游人恋恋不去。这样的人与山山与人的亲和友好,应该正是传承继续着李白与敬亭山的友道吧?
这不禁让我心动不已。假如我可长住宣城,经常来敬亭山缱绻盘桓,一定也会是我的经常性选择。我也会象李白象眼前人众一样,友道敬亭山。那时,我会这样读李白的诗:
相伴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