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新解

  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大致的意思是:在“少年”时怀揣一腔热血的远大志向和必胜信念,不知“愁”为何物,为了装老成而“强说愁”。“而今”,国事日非、报国无门,纵有万般“愁”,更与谁人说,只能欲言又止、顾左右而言他。

    本文结合当下实际对全文的主题“愁”做一番评说

    一、“人生不分好坏,只分阶段。”(林语堂《人生就是一首诗》)如果把人生比作舞台,那么我们每一个演员都要扮演“婴孩、孩童、情人、军人、法官、老叟和孩提的再现”等角色。(莎士比亚《人生七阶》)从发展心理学上讲,人生分为婴儿、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阶段。各阶段都有“愁”滋味:一般情况下,幼年少年那所谓的“愁”都是闲的蛋疼下的无病呻吟,即“强说愁”;但到了青年和壮年,“愁”的性质变了、程度深了,开始关注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回忆过往、重视现在和希冀将来。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生的不确定性愈演愈烈,相应对它的恐慌也不断加重。

    二、那么,这时的我们,说不说“愁”呢?必须说!因为我们还没有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阶段和境界。说“愁”的前提是认知它的存在。说“愁”目的和途径是发泄和升华:发泄就是“话疗”,通过交流的方式减轻自己的痛苦;升华就是“思考”,通过文字等方式找到“愁”的原因,对症下药,争取药到病除。

    (一)关于认知。现在的青壮年有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感觉持有或讲诉“愁”是弱者的特质,这跟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古人云:“四十而不惑”,你都不惑了,当然不能有“愁”,更不可诉“愁”。像“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当自强”、“打落牙齿向肚中咽”等观念就是中国人文化性格中对“勇”的价值判断标准之一。但,“惑与不惑”只有你自己知道,否则“活到老学到老”岂不成为一句空话?“不展现脆弱,从来不是真正的强大,适度的示弱也是一种进步。”装出来的“坚如磐石”都是纸老虎,不信让男人也生个孩子试试。

    (二)关于途径

    1.真心的、无害的交流可能吗?当今社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的“愁”有时只是别人的饭后谈资。更有甚者,它会成为你阴沟翻船的“大浪”。“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可能也有这层意思吧。(鲁迅《野草·题辞》)

    2.不辨不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你对“愁”的态度。“愁”多半是由形衰和神累所致。“形衰”是医学问题,这里只谈“神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周国平)有些人说没有时间思考,有些人说不知道怎么思考。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思考跟健身同质,不要再拿“时空”当借口了;在知识爆炸时代,各种观点学说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咋整?用一切你已有的知识形成自己特有的,可以自圆其说的人生哲学体系并通过不断学习完善之。切记,这个体系的基石是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3.思考的工具是文字,它可以留住你的思想火花,不断开发、凝练你的思想并逐渐形成逻辑自恰的体系。这个过程不能跨越,否则断不能达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当下,文字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日记,QQ、微信、微博等现代工具和一切文学艺术形式。文学是弱者的伟业。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弱者”,需要自己与一切文学艺术进行“无声的交谈”。你可以是作者或读者,但殊路同归,终达聊以慰藉、感同身受之目的。(陈晓明、林文月)

    承认自己此时的人生阶段有“愁”,发现它、了解它,并通过体验而升华它,最终你的“愁”就是你奔向下一阶段的一笔价值千金的合法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