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幸福不是理所当然,不幸才是

图片发自App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控告他们生下我”。

电影里12岁的小男孩赞恩出生在贫民窟,是居住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赤贫的父母毫不节制生下一堆孩子,从小对他非打即骂,不能上学,摆摊搬煤气罐去杂货店打工,以补贴家用。

他自小生活在地狱当中。

11岁妹妹,跟他感情最好,却被父母利益交换,做了房东的小妻子。他无力改变,愤而离家,没想到他几个月后回家,妹妹已经死了,他怒不可遏,拿刀捅了妹妹丈夫,随即入狱。

肮脏的环境,父母无知的思想,残酷的现实,那么让人心生绝望。

小男孩生活艰难,离幸福遥遥无期。

一个人去看的《何以为家》,其实这世上真的有很多人,一出生就没有家。观影时内心几度抽搐珠泪滚,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戳心的好影片。

电影是导演写给观众的情书,却是照见观影者自己内心的一面镜子。

有人说,这是一部荒诞的电影。

也有人说,电影里谁都没有错,是战争给国人带来的动荡与苦痛。

也有人批评片中父母是生育机器,没有为人父母的权利。

这世间的人哪,千千万,却都生而不同。


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出生在温暖有爱的家,父慈母爱。

一个男孩,出生没几天就过继给一对老夫妇当孙子,肩负传宗接代的使命。十二岁就要挣gong分养老人,翻山越岭走路几天几夜搬木头到邻省挣钱盖房子存娶老婆本。

一个小女孩,从没受过教育,家里九个孩子,她是大姐,出生记事起就要带弟妹,干家务,放牛,10岁因家贫,需礼金补家用,被定了婆家。16岁还未初潮就做了小新娘,18岁生了孩子做了母亲。

他们是我的父母。

苦难不止于电影,苦难就在身边,苦难从来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而每个人的出生、父母爱的能力、受教育情况、注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命运走向,试问又有几人,可以有翻盘的能力?

甚至绝大多数的人,连想翻盘的想法都没有,逆来顺受,麻木而艰难地过完此生。

像片中的妹妹,对苦难人生全无反抗之力。

怪父母吗?似乎也很难,片中的父亲流着眼泪在被告席上,愤怒地说:我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我有什么办法。

而片中的母亲也是11岁就做了新娘,生了一堆孩子,为了孩子们活下来而操持不停。

“你有什么权利教训我,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如果你是我,你早就自杀了”

面对妆容精致的女工作人员的质疑,她声泪俱下。

家族的轮回,命运的重演,谁又能逃脱大环境的蹍压?

只是女儿没有她幸运,婚后三个多月就因怀孕失血没证件医院拒收,而失去年幼的生命。

活着,很多时候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


电影里,每个人终究看见的只是自己。

你出身优渥,衣食无忧,会认为一切的苦难都是艺术的需要。

可是世界上很多人,仅仅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

在农村,我见过亲手把小学未毕业的女儿交给做皮肉生意的乡亲,带去赚钱。而很多父母笑贫不笑娼,恨自己女儿不听话,面对别人小洋楼流喇啦子。

在农村,我见过瞎眼的老公公在不通水通电的小星子一人摸索着做饭洗衣。长年住在满是跳蚤的小黑星,甚至在自己小便解不出来的时候用铁钉去解决。

直至,八十多岁在小黑屋病死。

在农村,我还见过疯了到处跑的青年女人,家人无力承担,她穿着破烂,见看孩子就咧嘴傻笑,经期,屁股上面都是血,顺着大腿流下来。

甚至很多人都见到有老光棍对她下手。

九十年代末时,村子里的孤老傻汉花几千块钱集体买老婆。被拐卖的少女不听话要跑,被捉回脱衣服绑柱子各种羞辱后扔麻袋装三轮车作势要去深溪沉潭……

一两年后十几个被拐少女趁月黑风高夜,跑了,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都已年近二十,有一个当年最美的少女和傻汉老公生下一个女孩,得了白血病,我回老家去探望,看到她对这个世界一脸敌意的样子。

人生的幸福,从来不是常态,不幸才是。

电影的小男孩在出狱后办理身份证,一脸茫然,工作人员说你笑ー下,这是办理身份证又不是办理遗照。

他绽放出一个笑容,迎接着他的新生,电影就在他的笑容定格。

所幸,生活再不易,可活着就有希望。

你来人间一趟不容易,你给不了自己荣华富贵,可是,亲爱的你一定可以给自己一个微笑。

一个作家说,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节,不是么?

乖,不论如何,我们都要在不幸的人生里放肆大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以为家》:幸福不是理所当然,不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