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嵒:春蚕到死丝方尽

钱松喦

1899 年,钱松喦出生于江苏宜兴杨巷镇湖墅村的一个穷秀才家庭,世代都以开设私塾谋生,八岁时,其父开始教他读书,并按“士大夫”的要求对其进行培养。教习的内容,除却诗文,金石书画、琴棋唱曲、医卜星相等均有涉猎,其中钱松喦最钟情于画。

因为家庭条件有限,钱松喦的父亲无力购买古画及名画,但还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当时名人的画作以供其学习,其中就有任伯年的扇面、册页小品。此外,还有《芥子园画传》、《点石斋画谱》等学画入门的必备手册。这就是钱松喦最早的绘画启蒙。

钱松喦《常熟田》53.3×35.7cm 纸本水墨设色 1963年 

时年三月,“钱松喦国画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件作品与钱松喦的另一幅《红岩》一同展出,获得了一致赞誉,这两幅作品也真正奠定了钱松喦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

时间一晃而过,55年后的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墨松喦: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再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既是对钱松喦的缅怀,更从学术上回望新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这一高峰。与此同时,这也是钱松喦对新中国的又一次献礼。

峻山行旅图 20世纪30年代 145.5×39.5cm


钱松喦 《秋鸣》 1934年 58.5x31cm


钱松喦 《山居银装图》 20世纪40年代 145.5×39.5cm

考入江苏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学校,是钱松喦绘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这里,他不仅接触了西洋绘画理论,学习了透视学、人体解剖学、色彩学等知识;还在老师胡汀鹭的引导下,临摹了王诜、沈周、唐寅、石涛等人的作品。

1920至1950年的30年中,这类仿古山水钱松喦一直都有所创作,平时也会卖一些,以维持家业。但1929年,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让钱松喦的艺术之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次展览中,钱松喦的《寿者相》、《山水》入选,并选登在专刊《美展》第六期上,钱松喦开始在无锡小有名气,并坚定了他的艺术之路。

总的来说,钱松喦这30年中的主业一直是乡村教师,“三师”毕业后,钱松喦一直辗转任教于苏、锡、常各地小学、中学以及美术学校,属于当时的中下阶层知识分子群体,社会地位并不高。

新中国时期“旧瓶装新酒”的山水人物画尝试

新中国的成立却让钱松喦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新社会对画家的需求和要求是:要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而人物画就是人们最直观、能看懂的画种。

在此之前的三十年,人物画一直不是钱松喦创作的重点,为了社会的需要,他将创作由拟古山水转入到以现实与当下为基础的新国画创作中。

钱松喦 《治螟图》103.5×53cm 1950年


钱松喦 《快乐的暑假》113.5×49cm 1953年


钱松喦 《交公粮》 1953年 48.5×81cm


钱松喦 《渔家乐》1954年 69×48cm

1950年,无锡一地动员各校师生万人参加治螟运动,在无锡师范任教的钱松喦也参与其中,并把所见画成了《治螟图》,这也是他首次用“山水人物画”的形式表现新中国的新题材。随后他又创作了《快乐的暑假》、《积肥》、《娘作新衣儿读书》、《锡山新貌》等系列表现新中国建设题材的作品。

芙蓉湖上 钱松嵒 1958年 107.9×64.6cm 

其中《芙蓉湖上》据称是画家这一题材中,考虑最为周全的一幅。“今天,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总路线的灯塔照耀下,飞跃前进,干劲十足,赶先进、创奇迹、放‘卫星’,开红花、为钢而战,大办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高贵共产主义风格和英雄气概,是最美丽的图画。”这件作品也标着钱松喦的山水画创作步入了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作品,人物大多处于画面的显要位置,山水似乎变成“附属”显得不那么重要,此外,画面还出现了大量被认为不入画的内容,如电线杆、烟囱、公路、水库、厂矿等,尤其是象征新中国的元素“红旗”被同一时期的画家广泛应用,插遍画面的各个角落。

但这种直接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添加农业机械化、人民公社化、生产“大跃进”的方式,钱松喦其实并不太满意,据其女儿钱心梅回忆,“有一次余彤甫先生善意地对父亲说:‘钱老,你的红旗插得太少了,多插点啊。’回到家,父亲为难地对家人说:‘中国画上插多了红旗不好看的。’”

的确,这种“旧瓶装新酒”的表现方式,暴露了钱松喦写生经验缺乏、西画造型基础薄弱的缺点,有些画面的表现也不太自然。

钱松嵒 无数银山积海盐 73.5×45.5cm   1959年


钱松喦 《陶都》 72×52cm 20世纪50年代

1960年的一次大型写生活动,弥补了钱松喦创作的不足。时年9月,为了向党的40周年献礼,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组织国画工作团一行13人, 从南京出发,行经8个省进行创作写生,历时三个月,行程二万三千里,钱松喦在《壮游万里话丹青》一文概括这是一次“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大规模、长时间、长路程的旅行写生”,是当时中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我深深地知道此行不单单是游山玩水,而是进革命学校,受革命教育,这是一个政治任务。因此我思想上考虑此行必须以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以毛主席文艺思想指导实际行动。否则,到了生活中去,会不知道谁是本质,谁是萌芽,谁是最新最美,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就这样,走一路画一路,不断地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歌颂新时代的主题注入到画幅之中。他也在这个过程中顿悟了许多现实与艺术之间的问题,笔墨也有了全新的改观。

钱松喦《登华山》 20世纪60年代 100×55cm
钱松喦《红岩》104cmx81.5cm   1962年


钱松喦《江南春》 1958年 72×52cm

1964年3月,“钱松喦国画展览”亮相中国美术馆,华君武、邓拓、潘洁兹、王靖宪等都撰写了评论文章。华君武在《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一文中说“钱松喦推陈出新的山水画,给予了我们美术界一个样板。”邓拓则说“他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问题”。

经官方定评后,钱松喦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创作灵感也源源不断袭来,正准备大展拳脚之际,文化大革命悄然拉开序幕,钱松喦的诸多创作也被迫中断。

延安 钱松喦 20世纪70年代 54.5×38cm 


锦绣江南鱼米乡 钱松喦 1972年 117×67.5cm 

直至1971年,为了庆祝建党50周年,江苏省“五七”干校抽调了钱松喦魏紫熙、徐奷、尚君励、宗静草等5人组成了“江苏省五七干校创作组”,以“长江大桥”“江南煤田”两个题目进行创作。

因为创作条件宽松,钱松喦又陷入对绘画的痴迷中。“我住在一个小山上,窗外远看,重山叠岭,连绵无际。我每日早晨,坐在树下,细细观察山的变化,虚实、明晦、远近,真是天然图画。特别是在有云雾时,山形变化更大。山雨欲来时,山变活了。中午在阳光下,照到阳光的部分是石绿色,为云影所遮的是石青色,领会到传统的大青绿设色法是现实的。”

钱松喦《长城起点老龙头》

结语:除了指画,钱松喦的晚年也最爱画长城,其中于1982年创作的《长城起点老龙头》是他晚年的代表,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无比敬仰之情。纵观钱松喦的山水画创作历程,从50岁之前的拟古山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山水人物画,以及随后的革命圣地山水和晚年的指墨山水,钱松喦作为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一直在新中国的指引下探索自己的绘画之路,直至“春蚕到死丝方尽”,1985年9月4日,钱松喦去世,这也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钱松嵒:春蚕到死丝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