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随笔:成长路上

        这一周,我外出参加为期两天的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这次的培训跟以往的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亮点:课例和案例展示之后,有专家的点评。这样的方式有助于作者本人能更好地去完善自己的思路和课件,同时让参会的老师有了一次针对具体的课例来学习如何去找切入点和构思一节课的思路的方法。专家们的引导和点评都很有针对性,而且提出的方法的操作性很强!

      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从萌芽之初,到现在逐渐走向成熟,不论在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心理健康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学校要么没有心理老师,要么有心理老师也只是一两个。我很幸运工作的第一年团队就比较强大,一直到现在,我没有单打独斗的经历。但是让我很遗憾的是,大学里由于心理学这个专业是非师范类的,老师们根本没有以师范生的培养方向来培养我们,我们没有系统地去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去培养和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到了毕业,感觉做啥啥不会,很被动。毕业了之后,由于组内的心理老师比较少,当时网上的资源也很少,虽然工作了那么多年,上课的能力跟工作的年限并没有成正比例关系,而且组员也很少沟通交流,因为每个人负责一个年级,基本上自己搞自己的,也没有能像别的学科一样有师父的带领,基本上没有互相听课和评课,所以到底如何上好一节课,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心理一直很困扰。前段时间参加了优质课比赛,头一次那么认真地去打磨一节课,刚开始觉得很煎熬,慢慢地,觉得越来越有趣,因为随着不断地打磨,这节课所呈现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明朗。

      都说做好规划很重要,但是我想说做好规划之前你要知道你今后的大概方向。大学时,别人竞争着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培养沟通协作和处事的能力,而我周末时一般要回家帮忙做事,我当时总是在想,父母能准时吃饭比别的重要。别人在学着做PPT时,我压根都还没意识自己也要好好学这个技能,因为如果以后要当老师,这个事一个必备的技能。大学里,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学什么该做什么,如果没有前瞻性,眼光始终放在眼前。毕业出来时,才发现应该掌握的技能和具备的能力,我基本上没有做好。不是说我懒,而是压根没有意识要去培养自己的能力。另外,没有意识去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子,害怕见到老师和跟老师请教问题,小时候对于老师的恐惧依然完好地保存到了大学时期。不知道每个阶段该去争取什么和做好什么事情,大学里还是保留着高中那会地依赖老师的心理,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多的是遗憾。

        工作了十一年之后,终于慢慢醒悟,要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一定要稳扎稳打。成长的路上,别人引导很重要,但是自己的锤炼也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四周随笔:成长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