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新知-增强新知记忆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

1. 加工新知的目的是什么?

2. 加工新知的方法是什么?

3. 我从书中获得的其他可应用内容。

以下为详细内容:

1. 加工新知的目的是什么?

在前文中讲到学员在学习新知时,做到记得住是首要条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9个小时以后,新知识的留存率不到30%。

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记忆产生是由于感觉器官登记后引起了神经元的突触。人类的记忆并不是储存在神经元细胞内,而是神经元的状态。神经元的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经常性的提取知识运用知识、回忆知识,神经元的突触就会增强,记忆就会越来越深。如果长时间不用知识,神经元的突触就会萎缩,那么记忆就会遗忘。记忆就犹如在一片没有人走过的路上,第一次走了过去,路上留下一串脚印。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第二次经过这些脚印,长期的风吹雨打会逐渐的淹没这片印记,记忆就会流失。如果持续的经过这些脚印,慢慢的走出一条路,就如同记忆就会加深。

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的加工新知,加深脚印、让脚印变成一条路,让神经元的突触增强,帮助学员记忆并理解。

2. 加工新知的方法是什么?


在学习金字塔中展示,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属于被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属于主动学习。这和以往人们概念中的主动学习的意思不一样。以往人们理解的主动学习是主动听课、主动看书等等,是本人的主动的学习状态。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主动学习,是和人们内在使用的能量有关。或者说和轻松与困难有关。听讲、阅读、视听和演示相对于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都属于比轻松的,毫不费力就可以完成的。这些属于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消耗的能量也是相对较低的,给予神经元突触的能力刺激也相对较小的。就像一条无人经过的路上,脚印的力量太小了,力量太小了,就没有办法让脚印变成一条路。

相反,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是相对比较困难的,需要学员深入主动思考、需要消耗学员更多的能量。在这些能量的驱使下,神经元的突触会越来越强大,记忆就会比较持久。就像一条无人经过的路上,通过被动学习得出的脚印,再通过主动学习一次次的加深,最终形成了一条路。那么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记忆也会随之变得持久。

加工新知的方法也是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相结合,加大主动学习的强度。主要有六种方法:

第一种:协作加工法;

第二种:思考-配对-分享法

第三种:概念获得法

第四种:切块拼接法

第五种:互惠教学法

第六种:脚本写作配对法

下面一一展开详述。

第一种:协作加工法

协作学习相对于学员自主学习来说有以下更多的好处:

1)同伴可以提供理解新知的不同参考点;

2)学员可以观察别人如何加工新知,吸收经验为我所用。

3)学员可以获得有关新知的新观点;

4)学员相互之间沟通想法时,可以收到来自同伴的反馈。接收到反馈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成长的关键。

协作加工法的具体操作:

非常简单:可以是分成2-3人小组,在每个新知识点输入完毕的时候,一个人总结知识点、另一个人对知识点进行提问、另一个人补充。这几个环节可以自由拼接交叉使用。或者根据知识点的难度及教学目标提出需要学员解决的其他问题。

第二种:思考-配对-分享法

思考:对于新知提出自己的想法、理解或者建议。培训可根据新知自行调整学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配对:学员自行配对完成培训师指定的问题答案或者完成某项任务。

分享:和其他配对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培训师经常做的小组讨论类似,只不过把单元分的更小,这样可以提高每位学员的参与度。

第三种:概念获得法

概念:为新知输出一个重要的想法;

正例:提出一个符合概念意义的正例,并说明原因,为什么符合概念。反例:提出一个不符合概念意义的反例,并说明原因,为什么不符合,怎样改进才能符合。

第四种:切块拼接法

首先确定需要切块的知识内容。确定知识模块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其次,将知识点切块。

指定学员需独立加工的模块。

给学员时间完成任务。

重组小组,每位学员分享想法。

请个各小组汇报整体情况。

其实,切块拼接法和小组讨论类似,只不过更加灵活的分配了小组和每人的任务。

第五种:互惠教学法

互惠教学分为四种形式:

第一,预测:要求学员对将来的知识或者文本的结果进行预测,得出观点和结论,最后在检验结果。学员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预测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不断的检验自己的假设。这是一种深度思考方法。

第二、总结:总结新知的观点和主要内容,及支撑观点的论据。

第三、澄清:澄清是在进一步理解新知之后,对自己最初理解新知和现在发生的差异做出澄清。这是不断的通过深度理解和反思引发深度思考的方法。

第四,提问:提问是检验自己对内容理解的一种方式。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已经完全融会贯通,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没有深入思考,所以提不出具体的问题。当新知初次输入时,大多数可能性是没有深入思考,所有没有问题。

培训师可以在每个知识模块完成之前,要求学员进行预测、总结、澄清和提问。顺序大致是:总结、澄清、预测、提问。

第六种:脚本协作配对法

让学员两两结合,一位为倾听者、一位为回忆者。其中回忆者先将知识点总结、解释,举出案例,包括所有的想法和事实。期间,不看任何笔记。而倾听者记录,反馈回忆者的错误、曲解和遗漏。最终两人用绘图、类比、讲述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实,这六种方法就是不断的通过指定的练习、加强学员对新知的主动思考、并通过分享形式去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纠正自己理解有误的地方,从而更好的理解新知。

基本的方法是培师需要促动学员的主动思-学员之间的分享-和最终的总结呈现。

3. 我从书中获得的其他可应用的内容。

1)在学员进行从未进行过的练习方法之前,培训师要用解释-指示-示范-辅导的四步法让学员充分明白活动的步骤,如果学员对练习方法不理解,会影响练习的有效度。

2)思考-配对-分享的问题样例可以应用到读书分享会中的预设问题。

什么 和什么。有什么区别?

为解决。什么。需要采取的步骤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来重述总结。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些吗?请举例。

什么的定义可以是什么?

关于什么,写下你记得的所有事情。

你为什么认为作者会   ?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应用这个想法?

你认为下一步可会发生什么?

你不清楚的地方有哪些?

3) 切块拼接法可以应用到读书会中,每个小组或者每个人平分不同的读书内容,按照问题对指定模块的读书内容进行阐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加工新知-增强新知记忆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