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内心是怎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只能看到的那部分。

其实网络如此便捷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检索去逐渐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掌控感,也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在手机中感受到的掌控感越来越多了。

换言之,网络如此便捷,却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形成了巨大的断层。

你越是对什么信息感兴趣,就越是会去借助网络去搜索和了解这些信息,以便于对自己想要关注的内容留下更深的记忆和印象。


举个例子

有人说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然而,事实是,爱学习的人想尽办法去学习,爱玩或是成瘾的人,则会想尽办法去打发时间、逃避现实。

有人看纸质书、有人看电子书、也有人会通过报名一些网络课程来做自我提升,他们会通过一切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去获取更有用的信息、知识,以满足自己持续学习的愿望。

不论是读书、学习,还是游戏、恶习等,大家都在自己想要做的事里持续上瘾着。(讲到这,有本书就叫做《积极上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想要关注的人、事、物,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因此,并不是现在的人都不喜欢读书,而是你只关注到了不喜欢读书的人。

或是你原本就不喜欢读书,即便身边出现一两个读书的朋友,或是在公众场合见到一些正在读书的人,你的内心也还是会不屑去关注此类信息,要么觉得这些人只是装模做样,要么就会评价人家是书呆子,再或者直接忽视掉这些阅读场景。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所有人都不读书了,那么谁还会讨论读不读书的问题呢?这种问题不就不存在了吗?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是怎样的,他就将自己内心的感受投射到外部世界,于是他眼中的世界就会是满足自己想象的那个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那么人们内心的虚假世界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这又要谈到原生家庭的问题了,当一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他是不可能独自依靠自己的能力存活下来的,他需要父母(绝大多数时候,这个角色都是母亲)感知到他的基本需求。

比如探索世界的需求,感知自己的需求,生理需求,以及与母亲产生连结的需求等等。

这些需求都被逐渐满足了,这个孩子也就会接纳、甚至爱上这个真实的世界。

反之,如果这些需求一再被忽视,孩子感受到的就是被抛弃。

这种感觉会让孩子极其痛苦,可是他终究是个孩子,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仍然需要接受父母给予的金钱、食物、及其他方面的帮助,才能长大成人。

因此为了适应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现状,孩子就会发展出一个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假象出来的世界,这就相当于他的一个精神乐园。

一旦现实生活让他不如意了,他的思想和精神就会把他和这个空间隔离开,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救的方式。

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这个存在已久的虚假世界,也就成了他逃避一切现实的避难所。


儿时的自我保护机制,成年后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儿童时期人们与父母相处时发展出来的应对外界的机制(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被称之为“统觉表”)是唯一的,这套思维及行为模式只适用于和父母打交道。

在这个父母就是全世界的环境之下所形成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是很难被运用到与其他人的相处当中的。

尤其是在被忽视、被操控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长大后也会持续活在自己构建起来的虚假世界中,以至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都停留在自己的幻想中,而不去感受、接触真实的世界。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现实、真实就意味着被忽视、被抛弃、被操控等等,所以你会发现这样的人,他们很难真正地活在当下,也很难对未来做出任何规划。

因为他们惧怕当下及未来的一切不确定性,他们也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未知的人和事。

也就是说通过构建虚假世界,并把这个虚假的想象投射在现实当中,势必会造成对自己及他人的误判、误解,最终将会直接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处理问题的能力也非常糟糕。

因为我们只要活着,就需要构建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需要与人打交道,而事件的发生也一定会与人和物产生连结,当一切都停留在想象层面时,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回应自然就会显得有些古怪。


写在最后

了解自己已知的世界,探索自己未知的世界。在未知的世界中,未必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糟糕的。

事实上那些只能活在自己已知世界、从不去探索未知的人,心量很小,也没有空间去容纳他们从未见过的人和事。

比如,内心邪恶的人如果既不相信、也不愿意去感受他人的真诚和善意,而是靠想象去曲解他人的意图,那么这个世界也就会如他所想,反之亦然。

心智上的狭隘程度也会阻碍他们去触碰新知,未来的不确定性中藏着千千万万种好的和不好的可能。

如果你永远不去触碰当下和未来,而是一门心思地运用过去为自己构建起来的虚假幻想去理解“你正在经历的”这个世界,那么你也许就只剩下一种可预见的确定性了。

这么做,真的划算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内心是怎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