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反馈与沟通——数据管理

这一次课主要是介绍了老师们可以如何使用数据管理学生以及班级。个人看完了之后觉得当中的内容可以引申到自我管理、管理层管理员工、领导层管理公司以及育儿管理等方面(这次课我一共看了四遍!一来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临时有事被迫中断,二来这一课的内容比较零散,要分析整理之后引申开来也很麻烦,费脑筋噢)。

截图来自网课,侵权即删。

章:反馈与沟通,节:用数据管理班级

1. What have you master?

图片自绘

这个目标图表公示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化”,也就是说必须粘贴公示出来,才能起到警醒或者管理的作用。这个方法除了可以让老师用于管理班级,其实也可以用于:

* 管理者管理员工,比如:把横轴改成本周任务,把数轴改成员工姓名,把打钩改成完成时间,这样就可以很直观地展示出每个员工的效率,也可以形成激励。

* 父母教育小孩,比如:把横轴改成日期,把数轴改成各项需要培养孩子养成的习惯(类似整理玩具、收拾垃圾、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等),把打钩改成贴纸,每当孩子在某天自觉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在对应的方框内贴上贴纸以示表扬。这样既可以很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进步,也可以让成长一步一步地留下它的脚印。

2. 设定目标

(1)和对手比:Gap* 40% 的进步率

课程中对这一项的说明是尖子生们或中等偏上的同学们可以以某个同学为假想对手,将对方和自己之间差距的40%作为自己进步的目标。而我们可以将这种目标设定的方法类推到自己、员工或者公司的(业绩)目标管理上。

(2)和自己比:80% 的mastery

课程中对这一项的说明是针对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只需要自己跟自己比,力求每次课堂能够掌握80%的知识就很不错了。而我们可以将此类推到自己和孩子的目标管理上,比如:治疗拖延症。如果昨天自己是从晚上七点玩手机玩到十点才开始做正事的,那么今天我们就调个闹钟,从七点玩到九点半就停止,逐渐缩短玩手机的时间直到戒断。

(3)考察适度(适合)

课程中提到,国外(美国)的老师都不太喜欢考试,他们大多认为“小考怡情,大考伤身”。确实,适当的考察会有利于目标检测、阶段性成果检查以及形成激励,但若考察难度过大或者频率过高的话就会诱发反效果。所以,我们在设定考察难度和频次的时候就要遵循适度原则,这样测试出来的结果才会对目标的制定有更好的导向作用。

(4)问卷调查

适时对自己或者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和孩子进行提问沟通了解情况,其实非常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员工和孩子的真实的需求和存在问题,根据调查结果适当调整,这样设定出来的目标才会更加合理。

截图来自网课,侵权即删。
课程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例进行阐述,如果是其他行业的话就需要转换成与该行业相关的问题

3. 数据收集

善用工具(Excel和Numbers)

4. 数据分析

(1)数据真实——是什么

(2)逻辑清晰——为什么

(3)优先取舍

5. 行动计划——怎么做

(1)自我反省

不管是老师、家长、管理层还是领导人,当我们在做管理或者教育之后所出现的结果必然有我们的影响因素存在。所以,当我们看到结果的时候必须先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自己的哪些做法促进了成功,哪些做法导致了缺憾,当中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2)帮扶改进

(3)一对一处理

——S.M.A.R.T GOAL 原则

接着,不管是针对情况不算太差的学生(员工)进行适度帮扶,还是针对情况比较令人担忧的学生(员工)进行一对一处理,我们都可以运用S.M.A.R.T GOAL原则。

S-- specific: 数据(是什么)+分析(为什么)+动词(怎么做)

M-- measurable: 所定措施必须找到对应考察或者检测的方法,能够得出数据作为指导(像:我会加倍努力or我下次一定做得更好,这种措施就是无法考察检测的废话)

A-- attainable: 目标要有一定难度,但也不能太过天马行空、脱离实际

R-- realistic: 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像:我要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回家十二点睡觉,凌晨两点起来学习,直到六点洗漱出门上班,这种就是不切实际)

T-- timely: 时间的管控与限制,每件事情需要分配到多少时间,整个阶段需要进行到什么时候,逐一明确

(这一课其实还有很多零散的内容,但是那些零散内容的可迁移性不太强,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希望被写出来的的东西大家读了也跟我一样觉得有所收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章节:反馈与沟通——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