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扩大核心支持者群体来防止陈桥兵变再现

众所周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实现了黄袍加身。虽然名义上是被部下强推出头,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这不过是糊弄百姓和舆论的借口。在事前赵匡胤已经掌握了后周禁军的控制权,时任皇帝周恭帝柴宗训年齿尚幼根本没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因此很容易被架空并废黜。可能是这个教训太深刻,赵匡胤的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兄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烛影斧声的典故似乎过于强调阴谋论,忘记了身为开国皇帝的赵匡胤是个忧患意识很强的人,他怎么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幼子会如面临同前朝儿皇帝一样的悲剧。


赵匡胤当日在陈桥驿(离京城开封只有二十公里)发动兵变后迅速回师京城,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是他的死党,事前也都已经通好音信。结果兵临城下之日,就是开城迎接新帝王的时候。这个时间点正是阖家欢乐的农历正月初,对于赵家来说可谓是好事连连,可是对后周的皇室来说却是个悲苦凄凉的春节。事后因为禁军将领大都是他的亲信,且实行善待后周皇室和前朝大臣的政策,赵匡胤接管朝政也没遇到很大麻烦。外围不服从新帝王的节度使们也被赵匡胤的一众禁军亲信们打败,从此后周成了赵家的江山。


可是就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七月,也就是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将那些和自己一同打天下的禁军将领留下宴饮,并借机收缴了他们的兵权。


他向老部下们抱怨当皇帝的苦处:怕别人夺权以至夜不能寐,还声称还不如自己当节度使时快活。众亲信部下都说自己绝不二心,但是太祖说我相信你们都是好兄弟,可是难保你们的部下不想当开国功臣啊。如果他们也不顾你们的“反对”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恐怕到时候你们也会“身不由己”了。这话说得很透彻,基本点明了自己当年“黄袍加身”是政变的借口,也间接说明了自己的担忧。众将也不傻,这明摆着是要卸磨杀驴了,谁承想刚当了一年多的开国功臣就要喝断头酒。于是众将纷纷表示自己绝无二心,请太祖给条生路。


赵匡胤这一招很绝,首先让旧部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头可杀也可留。先降低众人的心理安全度并斩断他们的谈条件的想法,生存是第一要务,富贵如浮云。然后太祖告诉他们,其实不必搞得那么血腥,大家共同奋斗一场不过是为了过得更富足安康,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如果你们下野,就可以获得金银财宝、土地豪宅和美女,还可以同皇家结成儿女亲家。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又突然说不杀,禁军将领们那是喜出望外啊,居然还给保留金银宝货,这更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啊。第二天众禁军将领一起请辞回家养老,获得恩准后,劫后余生的把兄弟们去地方做富家翁去了。就这样一滴血没流,宋太祖顺利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甚至还在后世落得个仁慈的美名。


赵匡胤开国之初靠的是禁军头领们的鼎力支持,这些人就是他的核心支持者。但这个核心支持者圈子很小,小到可以威胁他自身身家性命的地步。这些人都具有可以取代赵家皇朝的资历和实力:只需要照搬太祖发迹的流程即可。一旦宋太祖生病或者去世,无法从旧老大处获得有效回报甚至被新君清算的旧臣们就会重新寻找可以效忠并获得回报的对象。


为了避免子孙步后周的后尘,也为了自己能安然享受帝位,宋太祖必须扩大核心支持者的数量。这样新晋的核心支持者会对自己更忠心,而旧的核心支持者也会因为惧怕失去既得利益而变得更加恭顺。


开国之初的重臣一般是行伍出身,因为王朝变更靠的是兵权,一旦天下一统局势稳定,掌握兵权的将领就会尾大不掉成为治理国家的障碍,所以开国皇帝往往都有杀功臣的习惯(参考明太祖朱元璋)。相比而言,宋太祖算是个讲义气的皇帝了,不但没杀功臣还善待了后周皇室成员。但他是个明白人,知道即便禁军换了新鲜血液也不能永保安宁,自己就是靠禁军出身的,难保后世不会出现其他新晋将领玩黄袍加身游戏。于是他干脆来个釜底抽薪,通过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来限制武将们的权限。重用文官轻视武将不说,还将地方守军的精锐抽空调到开封拱卫京畿,留在各地的老弱病残只能做做杂役而已,而且被地方文官掣肘无法随意调动。至于京城禁军的兵权,也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调动的。而更多文官加入成为新的核心支持者,不但稀释了核心支持者的数量和权力,让皇帝有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能力,还可以有效打击现任和前任禁军将领们的野心。


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就是军事实力严重下降,以至于后来大宋对辽,西夏等国的作战中屡屡失利。可是宋朝皇帝们却依然不改初心,并不是他们没意识到这样做的弊端而是他们更在乎的是内部的安定。只要禁军不造反,丢掉部分国土之后赵家依然是皇帝,可是一旦大权旁落,获得再广阔的疆域也只能是外姓人的天下,宋朝皇帝们是不会做为他人作嫁衣的蠢事的。


本文由追随风前往心之所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扩大核心支持者群体来防止陈桥兵变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