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生死疲劳》:独特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莫言:《天马行空》

想象,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文学竞争的核心力量。优秀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经典,正是得益于想象力的独特魅力。

莫言正是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

莫言的主要作品有《檀香刑》、《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四十一炮》、《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食草家族》、《红树林》、《战友重逢》、《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书名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认为,佛教的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有执念则很难成佛,很难脱离六道轮回。

在创作《生死疲劳》前,莫言在承德游览了承德当地一个有名的庙宇,墙上有六道轮回的壁画。其实,西门闹的故事在莫言的头脑里已经酝酿了很久,没有动笔是因为没有设计好文章的架构。就好比想盖房子,原材料都准备好了,但图纸没画好。当他看到六道轮回一下就想出了小说的架构。灵感说来就来了。

通过动物的眼睛来看人类社会,他觉得这个视角够新鲜,这种大胆的创意一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于是便开始动工了。

小说描述了土改时期,一个被冤杀的地主西门闹,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奇特见闻,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

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作者独特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是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

(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诺贝尔颁奖词是这样的:

莫言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称莫言的小说富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说到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我们不由得想到《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莫言曾承认自己的小说受其影响。

小说《生死疲劳》带有东方神秘主义的魔幻色彩。魔幻现实主义最直接的效应是解放了文章的思想,把我们过去认为不可以写到小说里的一些东西也写到小说里去了,过去认为不可以使用的一些方法也使用了。

也就是说,《生死疲劳》中用魔术似的障眼法的地方很多。以真为假,借幻写真,真假莫辨,似真似幻。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姿态进行更加“胡说八道”的超现实的想象和自由叙事,实现了对于现实主义的艺术突破。

《生死疲劳》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主要在于打开作家的想象力。追根求源中国文学的还是具有中国传统想象幻想的文学的基因的,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运用这种超现实的写法。吴承恩的《西游记》也算是吧!中国文学的这种超现实的文化基因在莫言的小说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孤独寂寞的童年经历

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源于童年的经历。小学毕业,莫言就辍学了。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年龄虽小,也要劳动。力气小,不能和大人一样干重体力活。生产队就派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放牛,对年少的莫言来说,就是不错的选择。早晨出发,天阳落山才回家。中午渴了饿了,就喝自备的水吃自备的干粮。一个孩子,一群牛,一整天,无人交流,那种孤独感是无法言说的。在这样的环境,莫言学会和动物对视,和大自然交流。赋予动物、花草树木以人的感情。练就了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正如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大会上演讲时引用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童年的孤独,还成了培植莫言想象力的肥沃土壤。跟谁说礼去?

尾声:要想让你的作品赢得更多人的青睐,必须脑洞大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言《生死疲劳》:独特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