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阅读解决方案

阅读 是一种极其便利地获取外界信息的方法。人人都很熟悉“阅读”,但很少人能够说得清“如何阅读”,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我近乎固执地认为:“针对自身定制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以下内容来自日常积攒的零散经验,依据的原则如下:
  • 全流程 :包含个人知识管理的各要素(学习-保存-分享-使用-创新),在这里分为三个部分。
  • 跨平台 :基于个人喜好与工作需要,平时必须同时使用Windows、OSX、iOS系统。所以,本解决方案以“包打天下”为目标,力争多平台“无缝”切换。

本文定位:针对本人定制一套完整的阅读流程,最终目的是使其固化以形成习惯,读者可参考并定制符合自己需求的系统。


一、阅读素材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来源问题,有“料”才能阅读。获取到的阅读素材通过既定的分类标记方式进入暂存区,根据需要随时调用阅读,经过大脑的加工,形成知识,同时将素材作归档处理。
注:管理阅读素材,尤其是书籍,其实有很多方法:数据库(如豆瓣、itunes等)、图书馆式等,它们分别适合不同的情形。对于我来说,最经济实用的是传统的文件夹管理方式,维护成本极低。请读者自行酌情选择。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1张图片

(素材获取→分类标记存储→调用阅读→归档)

素材获取

我的阅读素材来源:

  1. RSS:一直以来RSS都是我非常重视的多元化/碎片化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
  2. 电子书:电子书近年来成为我阅读的主力,主要有PDFEpubmobi/azw3格式。
  3. 纸质书:专业书籍及暂无电子版可买的书,就从亚马逊购买纸质书,虽然笨重但阅读体验很好。
  4. 视频:一般通过TED、网易公开课及电影视频网站获取。
  5. Podcast:音频素材来源,用于听一些有意思的节目,比如冬吴相对论 。
分类标记

对于书籍类素材,根据之前设定好的规则(本文只摘出阅读相关部分),暂存入对应的库中。 分类标准如下: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2张图片

其中,“类别”对应文件夹命名,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3张图片
“书名·作者·发行年份”对应文件名,如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1813.azw3

非书籍类的资源,均通过相应的app来管理:RSS用Reeder,可以多平台同步阅读进度。而平时获取的好的网页内容则通过收集到Pocket中稍后阅读。播客资源用instacast内置账号同步管理。

调用及归档

平时将想要阅读的书籍从库中移入想读文件夹,阅读前将文件导入相应阅读器中,遵循以下原则:
PDF → iPad中的PDF Expert
Epub → iPad中的iBooks
Mobi/awz3 → Kindle
阅读完毕后,将已读过的书籍移入已读文件夹,这样方便管理,也易于进行定期统计。
“清空”阅读器(iPad/Kindle)后,接着补充新的内容,如此往复。

二、阅读过程

这部分是重中之重,相当于对外界信息加工转化为自己所有的过程。根据素材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素材分类
  1. 消费类:供消遣的内容,具有有趣、时效性强等特点,通常是令人愉悦的过程。例如:大多数RSS、新闻、微博、微信、Podcast、电影等。
  2. 生产力:供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智慧的内容,具有枯燥、耐用的特点,通常是辛苦繁复的过程。例如:工具书、通识类、专业著作等。

目标:力争提高“生产力”的比例阅读“生产力”的过程愉悦有趣的。
当然,每个人对类别的定义不同,具体哪些素材属于消费类,哪些属于生产力,可灵活掌握。在某些时候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转化的。

阅读时机

按照生活中的场景划分,满足条件就开始阅读,不用过于在意是否读的完,是否太仓促。

  1. 碎片化阅读:我们最常接触的就是碎片化时间,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片化时间就是指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段,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每天都有着大量而又短暂的碎片时间供我们使(huī)用(huò)。要把它利用好就需要先找出属于你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方法如下:①画出你的时间线。②总结时间使用的规律,剔除大块的固定的时间(如例会,工作高峰期、吃饭、睡眠时间等)。③剩下的就是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碎片化时间主要用来阅读RSS、Podcast、短视频、邮件、小说等“消费类内容”

  2. 整块阅读:没有特别安排的晚上、周末以及假期等相对较长(大于一小时)的时间段都适合进行整块阅读。
    整块阅读时间主要用来阅读书籍、电影、公开课、专题演讲等“生产力内容”

阅读方法

无论《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基础阅读、检视阅读(泛读)、分析阅读(精读)、主题阅读法,还是拆书帮便签式读书法,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在此不再赘述,请阅读原著。我只谈一下个人对阅读的理解: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4张图片

泛读: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最佳方法。

首先翻看封面、扉页的介绍,然后阅读目录结构,最后浏览重点章节。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花较少的精力,获取整本书的“缩略图”。从而判断这本书:
-是否值得精读?
-是否适合现在读?(有些书籍并不适合现在的自己)
-适合采用哪种方式去读?(属于“消费类”还是“生产力”)

精读: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分为三个层次:
  1. 弄清作者说的什么?
    -首先通过“泛读”分类
    -找到整本书的“中心思想”
    -梳理书籍结构
    -理解作者意图
  2. 理解作者描述的主要内容
    -找到本书中的“关键词”
    -找到本书中的“关键句”
    -找到这些关键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找到作者对此下的结论(答案)
  3. 对整部书作批判性思考
    -切忌妄下结论,真正读懂才可评判
    -尊重作者,有反对意见时要有理有据。
主题阅读:当精读过程中发现(不同书的观点存在)矛盾或想要深入了解某个领域时,就需要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灵活运用泛读和精读,即找出所有相关主题的素材,优先泛读所有素材→针对部分书籍使用精读→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阅读输出

阅读输出,包含做阅读笔记、分享、接收反馈并改进的过程。

关键词

阅读过程中,随时标记/提炼关键词,并将它们录入到Mindnode或Freemind中。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5张图片

随着关键词句的增多,试着将它们连接起来,逐渐弄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6张图片

至此,整体结构已完成梳理,形成一幅思维导图。

那么,问题来了…… 以上方法是在iOS端/Mac操作的,如果我平时只能使用Windows怎么办??

有办法!无论Mac下还是手机、Pad中做的思维导图半成品,都随时可以通过QQ和iCloud Drive 互相同步数据。方法如下:

  1. 在Mac或iOS的Mindnode中,将思维导图导出为Freemind文稿(*.mm格式)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7张图片

  2. 借助QQ的发送到电脑功能将文件传入PC,方便快捷!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8张图片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9张图片

  3. 打开收到的*.mm格式文件即可尽情发散思维,Handoff掉剩下的内容。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10张图片

  4. 当想把PC中编辑好的导图回传给iOS或Mac时,只需打开iCloud Drive网站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11张图片

将*.mm文件拖动到Mindnode文件夹即可通过iOS/Mac端的Mindnode访问该文件。

(注:由于目前iCloud Drive还不是那么稳定, 特别是上传功能,所以可以暂时拿坚果云之类的网盘代替,善用“打开”一样能用)

笔记

在完成结构梳理的基础上,填充自己总结的内容。
首先,将思维导图导出为Markdown(中文名叫“标记概要”,令人陶醉的翻译……)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12张图片

将Markdown格式的提纲导入到Editorial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13张图片

将会得到格式整齐的Markdown大纲——这就是接下来阅读笔记的“骨架”!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_第14张图片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把“骨架”变成有血有肉的文章!

分享

最后,检查一遍行文、配图,只需稍微调整一下格式即可分享到自己的博客或其他平台。

分享阅读的过程与心得,若能帮到读者更好,同样也是对自己这段阅读经历画上一个句号。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网友的互动,可以更加完善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收工

通过撰写本文,我巩固、改进了自己的阅读方法,离真正掌握阅读更近了一步,你呢?
多说无益,行动吧


附录

本文用到的设备及app(注:您完全没必要照搬,挑选适合自己的即可。
PC:

  1. Freemind 用于关键词整理。
  2. QQ 虽然不如某些剪贴板同步、文件共享app专业,但胜在随时取用。
  3. 马克飞象 Web端Markdown编辑器,用于阅读心得、笔记的最终整理。

iOS:

  1. Mindnode 随时在iPad和iPhone中整理想法,通过*.mm格式与PC端的Freemind共享,通过导出Markdown输出文章结构至Editorial等。
  2. Drafts 作为手机端碎片文本中枢,随时随地收集并迅速将内容转到其他平台。
  3. Simplenote 简洁的文本管理器,用于iPhone和iPad间的素材文本秒同步。
  4. Editorial for iOS 极品Markdown编辑器,用于整理iOS端的碎片文本内容。
  5. PDF Expert 提供iOS端最佳的PDF阅读体验。
  6. iBooks 非常好用的Epub阅读软件。
  7. Paper by FiftyThree 易用的手绘app,用于绘制文章中所需的示意图。
  8. Reeder RSS客户端,阅读输入来源之一。
  9. Instacast 播客客户端,用于收听音频广播。
  10. Clips iOS8下的共享剪贴板的app,操作便捷。

全平台:

  1. 印象笔记 替代大脑,作为知识归档的“仓库”,供随时取用和改进。
  2. iCloud Drive、坚果云 等提供云端的同步与存储,其中坚果云提供WebDav功能。
  3. Kindle 专门用于阅读mobi格式电子书,阅读效果一流。
  4. Pocket 网页类文章的稍后阅读,多平台同步。

将来会引入的工具……:

  1. Scrivener 神级写作软件
  2. DEVONthink 同样神级的知识管理软件

反馈与建议

  • 微博:@Thinkbond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hinkbond/p/4107355.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markdown,人工智能,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