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儿

前一段受台风影响连日的暴雨让老屋有些受损。前天光哥过去看了一下,说这几天找人修缮一下。

上午跟老妈去中医院,忠叔打来电话说下午有空,过来把房子修一下。于是跟老妈赶紧赶回去,去附近的混凝土工地买了袋水泥,忠叔说他家还有些沙子不用买,倒了两个半袋儿,细细过筛后推过来,光哥本来在外面喝酒,老爸告诉他今天下午要修房子,二话不说,放下酒杯连带着跟他一块儿喝酒的俩人一块儿带过来了。这俩人也不是外人,红心叔和子明哥。说是叫叔叫哥的其实不是啥亲戚,都是多少年的老街坊。

来了不用说,自觉分配工作,和水泥的和水泥,上屋顶的上屋顶,本来是修一点地方,上屋顶后发现其他地方也有些小问题,干脆,一块儿给修好得了,一直忙了一下午。我去买了几个菜,忙活完几个人坐下,喝喝酒,闲扯几句,听着他们讲话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从我记事起,好像但凡家里有点什么事情总是不会缺人手的,本身自己的家族就比较庞大,只是到父亲这一代大部分就都已经出去了,所以老家有什么事情主要还是老乡亲们来帮忙。这么些年家里好像很少冷清过,父亲母亲的同学比较多,父亲又是位顶会做饭的,他们那时候的友谊是真的纯粹,有问题真的是尽心尽力的帮。所以他们经常聚会,而但凡聚会一般就会到我家,一则父亲做饭好吃,二则家里房子比较大,够他们坐。如果是中午开始吃饭,那一般是要吃到晚饭的,如果是晚上聚会那是经常到半夜的。先喝,酒,喝完酒开始唱歌,当然,有人唱歌就会有人跳舞的,唱完跳完就会开始打牌了,这一打最早也得十二点。听父亲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常是晚上来我家喝酒,那时候家里也没卡拉OK,喝完酒就开始打牌,经常是打到第二天早上,直接在我家吃完早饭然后该干嘛干嘛去。那时候还是我爷爷给他们做饭,爷爷奶奶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们的朋友同学来了只管把饭菜做好,不上桌跟年轻人掺和也不管你喝多少玩儿多晚,所以他们都喜欢来我家,忘记说了,父亲做饭的手艺就来自爷爷。后来结婚有自己家了就凑的更多了,父亲母亲是同班同学,所以他们的同学是共同的,也就不存在你同学来我不待见的情况。然后就是街坊邻居,谁家有个啥事儿父亲母亲都是很热情的去帮忙。这么多年以来,但凡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的父亲总是会被邀请去给人家主家收钱管账安排事宜,不管生意多忙,父亲总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乐呵呵的去做这些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是关系比较近的人家去帮忙,后来慢慢的似乎就成为习惯了,但凡遇到这样的大事儿就找这固定的几个人,已经不管是不是亲戚朋友了,反正都是乡里乡亲的街坊邻居。不知道参与了多少这样的事情,这些年从未给主家错过一笔账差过一分钱。大家都信的过,而父亲也乐在其中。所以,这么多年来但凡家里有事知道的人都会很自觉的过来帮忙不需要上门去叫去请。人与人之间的那些情分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二伯母去世,因为孩子们都在外多年,这些年年纪大了也就跟着孩子一起生活,但是老了老了还是要回到这个老地方。晚上灵柩运回来,几个姐姐哭着不知道咋办,那时候父亲刚刚做完手术不久身体还没恢复好,要是平常这些事情父亲就给办好了,这时还是光哥,当天晚上就找好了几个人,第二天一早父亲打电话给几个主事儿的人,虽然跟这些姐姐们没什么交情但跟二伯母毕竟在一个村儿多年,所以也都放下手里的活赶过来了,火化下葬,那时候是冬天,忙完已经下午六点多,天都黑透了,正常主家是要再管一顿饭的,可是大家干完活就都回家了,没有一个人留下等着吃饭。

突然就明白,为什么好多老人不愿离开老家不愿离开那个小村子,一方面是因为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其实更多的是割舍不下这份儿人情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