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校是企业薪资划分的标准,读了这本书你就明白了!

很多企业说学历不重要,能力才重要。但是他们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只接受名校生的简历,对于非名校生居然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有些人愤愤不平:说好的不看学历看能力的么?赵周平《这样读书就对了》一本书里详细叙述了如何把知识化为能力,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企业招聘会选择名校生。

很多人都没有读书阅读的习惯,甚至“读书无用论”流行。经常听说我看了很多时间管理、职场升级的书,但是依然没有什么长进。

韩寒说“我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把这句话奉若箴言,觉得人生是体验派,根本没有统一的方法论。听过看过那么多道理,不是还是要为柴米油盐发愁吗?


听过和做到是两个概念。

科学研究表明,是否非名校生智力差距并不大。之所以出现分数上的差距原因有很多,读书不用功,不勤奋,不精进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错误。

上学的时候已经看过很多参考书、学习方法论,就连语文作文都有总分总,倒叙插叙等固定套用魔板,但是你为什么成绩还是不好呢?

看到没做到。

《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针对职场中面临读不完、没时间、看不懂的问题提出了标签学习法。这个方法看似繁琐生涩,我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有两个笔记本:随堂笔记和错题本。

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每个类型题都有固定的解读思路和公式套用规律,学霸会熟练掌握这种出题者的“套路”。

I便签的功能就是复述和总结。数学题物理题等需要整理类型题,归纳解题方法。而语文题,英语题需要复述,理解出题者意图。

错题本则像A1标签,根据I便签联系以往错题经验,整理成错题本。A2便签是整理错题后归纳一条万能的方法论,以后遇见同样类型题就不会怕,在各种联系和考试中反复翻阅A2标签,如此便熟能生巧。

把这个思维放在工作中,名校生经过长期的思维锻炼已经对一件工作的主次分得很清晰。加之“万能方法论”,使其学习能力很强。一件工作能够快速抢手并熟练。

这个学习方法应用到工作中也是如此。

观察你身边工作能力强的同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笔记”。所谓的工作笔记不是指便利贴上面每天要做的事情,手机里的备忘录,而是职场中的工作笔记,里面记录成功/失败的案例,分析成功或者的原因,总结出方法论。

我们公司的销售人员每人都必须每日填写个人“客户登记本”,里面包括客户的年龄电话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外,还有一项选填的“客户访谈小结”,大多数人嫌麻烦,觉得有那个写小结的时间还不如多打两个回访电话。

但是我发现同事小周每一页的小结上面都是密密麻麻,里面包括分析客户问题,客户抗性以及预计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为了给他的“徒弟”培训,他还整理了针对客户不同问题的说辞。例如,对价格有抗性的客户应该怎么沟通,怎样说服客户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做选择等等。在和小周聊天的过程中,他经常会对我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某个观点或者语言让他觉得耳目一新,他会立刻记下来说“那个XX客户我就跟他这么说”。如此反复理论+实践,小周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销售方法论成为我们公司最优秀的销售之一。

那么为什么说非名校不如名校生总结学习能力强呢?首先非名校生受周围环境影响,自制力降低。即使他们发现了能够高效工作的方法,也缺乏自制能力去反复实践。

《这样读书就够了》书中有一个例子:汉迪出生在爱尔兰的一个牧师家庭。12岁那年,他的朋友为考入温彻斯特学院必须学习希腊语,于是就恳求他陪自己学希腊语。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没想到,这决定了他未来10年的学习方向。几年后,他考入牛津大学哲学系,苦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著作。他经常被哲学老师留的阅读作业搞得异常沮丧,天天挑灯夜战却理不出头绪。毕业后,他去壳牌石油面试。面试官一开始有点儿纳闷:你一个主修哲学的人来这里找工作,恐怕不合适。交谈过后,面试官决定录用他,理由是“你的头脑受过良好训练,内容倒无关紧要”。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会选择名校生的原因:他们的思维受过良好的锻炼。

相反非名校生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培训。除了能力方面的培训,还有思维和习惯方面。把一个富人家的小孩和穷人家的小孩装束一样,只要他们开口说话,几句话你就可以分清谁是富家小孩,因为优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非名校生也是如此,如果你习惯某一思维模式,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去覆盖你原有思维,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风险和支出。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讲述的便签学习法更多地是教会培养“便签意识”也就是“学习思维”。这样即使你没有经历过名校的思维锻炼,仍然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者,对工作、生活都会有极大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名校是企业薪资划分的标准,读了这本书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