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忙乱累,过精要人生

【0612读书感悟】

在这个注意力消费的时代,大多数时间,我们常被纷繁芜杂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推着走,一不小心就陷入到所谓高效的黑洞里,身处忙乱累的囹圄而不自知。一旦醒悟,发现付出的宝贵精力和时间,换来的不过是更加拥堵的空间、过载的信息和无效的社交。


无数事实表明,什么都想要的人,结果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因为目标太多,他们只会囫囵吞枣地做完这件事、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去渴望下一件更刺激的事。在本书中,这种不愿取舍贪多求全的行为被形象冠以“非精要主义”的头衔。

“非精要主义者”盲目追求更多,对生活存有幻想,却由于精力有限和不会选择,造成做事没目标不专注,导致欲速不达。

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是积极践行“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的原则是“更少,但更好”,即坚持不懈地追求精要事物,排除非精要的一切,建立一个执行起来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

具体来看,“精要主义者”认为只有非常少的事具有非凡价值,他们蓄势动能,专一精进,循序渐进,事半功倍,形成的体系或常规使做事更易执行。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既有一点精要特征,又有一些非精要特质。那么,我们应如何践行,才能使“精要主义”成为自身内在的核心,并不断扩张这一部分,过精要人生呢?

探索: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一头毛驴因为无法在两个味道相似的甘草间作出选择,最终饿死了。事实上,很多人都有着和毛驴一样的困境,人们通常既想得到A,又想得到B,于是迟迟无法作出决断。怎么办?

1.认识自己。

时刻观察自身想法、情绪、处事模式等,反复追问人生迫切需求,确定目标,挖掘到真实的自己。

2.停顿、多思考。

一地鸡毛的生活需要留出时间深度思考,冷眼旁观,明白什么事最重要,什么事可以摒弃。

3.运用90%原则过滤事项。

制定标准作为评估事情重要性的门槛,在0-100分之间打分,90分以上的事项纳入考虑范畴,不满90分的淘汰。

排除: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你因为折扣活动买过实惠便宜而没啥用的东西吗?因为闺蜜推荐跟风买过不适用你的东西吗?日益堆放起来的物件慢慢挤占空间,该不该扔,怎么办?

1.设立可量化目标。

所有事都要围绕目标展开,所以目标要具体可量化,便于实践,唯此才不至于在人生旅途迷失方向。

2.优雅说“不”。

学会拒绝是很多人需要做的功课,因此,掌握拒绝的技巧十分必要,比如巧妙停顿进行思考;运用社交平台避免当面的尴尬;使用幽默表达拒绝对方请求。

3.放弃,及时止损。

人总在选择时被过去的各种成本所影响。比如会买不算便宜的门票,冲破人山人海,逛遍没有看头的景点。作出正确决策,不妨站在一个更客观的角度问自己,假如这些事实还没有发生,我是否还愿意花钱来达成这些事项?


执行:建立行为体系

排除了无意义的多数,确定了要认真干的少数,接下来就是实践,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行为体系。

1.做足准备。

正如老师告诫学生平时付出的努力总要高于目标分数的20分那样,做事要基于最佳情况考虑最坏可能,为自己留出充足时间和转还余地。

2.扫清目标障碍。

做事去除杂念,搞清楚阻碍当前事务发展的瓶颈在哪,列出清单,排出先后,逐个击破。

3.重视习惯的力量。

滴水石穿,依靠微小习惯的养成使目标实现起来毫不费力。比如坚持看书写文,持续做就不会再有任何为完成任务而去做的无力感。

精要主义的人生是不是令你心动呢?实践起来,找出对你而言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剔除无意义的多数,摆脱生活的忙乱累就不再是幻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忙乱累,过精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