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执念和造化——记《非自然死亡》观后感

       有两种电视剧特别容易让人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侦探和医疗。两者里面,无论善恶与否,生与死的对立是如此鲜明,总是会让人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太没有在死亡阴影下生存的自觉了?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太习惯于掌控住自己的生活?

       恰是在家闲来无事,把前几年曾经火过一段时间的日剧《非自然死亡》刷一刷,看看结合了破案和医疗的这部电视剧能带给我一些什么样子的惊喜。

       《非自然死亡》讲的是法医群体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解剖和疑点探寻。这是一部单元剧,以男主角的前女友事件追寻和男二的成长变化为整部剧的线索,女主角探寻的各类解剖和死因究明为单元故事,讲述了法医群体的信念和事件中的人类群象。

       这部剧的首个关键词是正义。女主角很有趣,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正义感满满的人,带着无上的正能量,但是却是我认为编剧中的败笔——脸谱化的人物。十集的电视剧不可否认的是短暂的时间,而破案的剧属性又要求编剧把注意力投入到解剖的设计中,不可能花大力气塑造人物和解释伏笔。这就造成了剧里为女友复仇的男主、迷途知返的男二、迫切待嫁的女二和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所长都比女主角更有血有肉,人性上更有层次。而女主角作为一个“神化”的正义化身,却没能够传达更多的个人特色和想法。所以有人说,不知道为什么对这部剧里的女主角爱不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一定要有这样的人物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同时,干掉反派的酣畅淋漓也是电视剧想带给观众的体验。但是这样的推动和体验未免有些粗糙,经不得深究。

       另一个关键词是执念。男主角的前女友事件是电视剧开始到结尾的主线,也在故事的后期推动着发展成了剧末一个单元故事,让人唏嘘。男主角这个人物塑造很有意思,专业娴熟,却脾气暴躁,口硬心软,让人有些不太喜欢。但是等故事一层层披露出来,才知道这个暴躁的男子为了前女友,整整追查了八年。当然,按照编剧的尿性,肯定是在一开始把男主角塑造成了疑似凶手,所幸一切都随着凶手的认罪而落幕。

       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被人误解为,我杀人后把刀放下,我就没有罪了。这未免太小看历来佛家的各位大家了。这刀,是心中的刀,是杀人杀自己的刀,是执念。男主角心中有执念,追凶八年,恨不得亲手手刃凶手。被女主角努力劝说,才终究作罢。而凶手心中有执念,要解救那个小时候在母亲欺负下的自己,于是他把刀伸向了别人,罪有应得。

       老师一直让我们努力追寻的梦想,难道不是另一种执念吗?

        第三个关键词是造化。男二是编剧着墨较多的一个人物,也是很复杂的一个人物。被父亲逼迫着读医生,复读好几年才考上医大被家人嫌弃,转身写作却为了素材潜入法医团队,被感化,立志成为法医。称呼他为男二,只是因为他年纪小一些,但是编剧可不是这样写他的。对男二来说,这场本以为只是取材的潜伏,却在不知不觉间给他带来了许多震撼和感悟。让他在生和死之间,感悟自己未来的道路。

       造化弄人,这个词不仅可以用来形容男二,也可以弄来形容单元剧里所有的人物群象——那个为女友复仇的男子、那个黑道出身的救人员、那个携手取暖的小姐妹。人的心相遇了,人却分离了,不只是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

        整体来说,这是一部爽剧,故事节奏明快,人物关系清晰,悬念不太多,适合下饭,偶尔也能带给人一些思考。但是更多的话,或许编剧需要更长的篇幅来发挥自己的才华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义,执念和造化——记《非自然死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