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写作道路,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

今天是写作的第65天。

收到新媒体写作达人粥佐罗老师的新书《学会写作》,被他开头的一句话吸引:

3年300万字,100篇10万+,多篇百万级刷屏爆文。

今晚回家的路上,我以为我脑子装的是晚饭残留的端午菜香,没想到一门心思想着上头这句话。

3年300万字输出,平均日更近3000字。按我写作的尿性,一篇文章1千+字数,那就是日更3篇软文。

若按粥佐罗老师当时肚子里的墨水量,一篇最少有2000+字了。


1、

小白眼中的写作套路

粥老师的线上写作课我大概听了3篇,这次的新书稍微翻了翻,大同小异。这本书的新媒体写作套路算是比较清晰的。

当然,并不是把他的课程听腻歪了就能写出好文章了。只能算是有了一个不跑偏的方向。

小白眼中的套路,感觉是一学就会。想太多了,没什么一学就会就东西。那那么多新媒体写手不得饿死?

说下我这个小白眼中的新媒体写作套路。

如今的新媒体写作说白了属于内容创新领域。无论你拍新媒体写剧本,公众号推个文,或者为金主粑粑写营销文案。

内容创新,就不是曾经的套路可以解决的。套路里得有你的思想在里边。

套路换做是让AI智能操作,照样写得出一篇看似像样的文章。而身为新一代的文艺小青年,AI哪里能有我们的情怀和理想!

今天听本书叫《必然》,说了世界未来趋势。第一个说到的“知化”,就是AI和人类的区别。

AI精通于算法和机械操作,人类则能赋予意义和使命。这是AI永远无法取代的。

就好比写作套路和新媒体人的大脑。套路是可以复制的,而新媒体小编们的大脑是可以赋予套路意义和使命的。

“我为什么要取这个题材?”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定位?”

“我为什么要选用这个例子?”

各位有木有发现,现在N多新媒体文章,看着不痛不痒不爽,套路却极其相似。

例子是一堆了,感觉看着还好。

特别是热点的泛滥,哎哟!比裹脚布还裹脚布。

曾经的刷屏朋友圈,变成刷屏“订阅号信息”栏。(此处懒得配图)



2、

到底该怎么定位自己?

到底该怎么定位自己?这个破问题从我入行新媒体开始就有了。

定位,成了所有新媒体课的首课必讲。

因为!定位真的很重要!!再后来,今日头条雄起,垂类的定位就开始变得更更更重要!!再后来,抖音疯狂火起,又回到垂类的固定定位灰常灰常无敌重要!!据说如果定位不准,就是后期突然改定位,系统会无法判断怎么推送你的作品给合适看你作品的人。

WHAT?!

这又要讲到我今天听的那本《必然》(怎么哪哪都有你?)哼哼!敲黑板!书中说到,研究发现呢,我们的商品价格不断在下降,而注意力却在不停涨价。换句话说,就是现在东西太多了,导致人们关注度开始只关注某个领域。拿新媒体来说,机器会算出你这个受众属于什么群体,就给你贴个标签。广告推送的时候就会给喜欢看他们广告的人。这就有了“筛选”机制。广告在选我们,我们也在选广告。从大量的信息中通过筛选来专注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也是一种流量的象征。

如果你的定位不准确,就直接导致受众无法定位你,便失去了对你的注意力。

我曾给过我不下30个定位(很多已经遗忘)。定位失败的原因是,瞄准一个定位了,射出去的剑因为不够厉害,遇到风的时候就歪了。在实行我的定位时,基本做着做着就跑偏了,或是放弃。能力不够嘛,心高气傲嘛。前段时间刚想做一个为中小型教育企业出谋划策的运营人,发现简直自己基本功根本不够。教育行业没吃透,运营这块就鸡肋了。写作风格上,我一直特别想写例子加看法的鸡汤文。看了很多大号都是这么写,看着也挺无感的。最近一直在回顾我写的文章,读着通顺,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痛不痒真是累。

漫画作家斯科特·亚当斯对于写作的修炼就是在博客上不停的换各种方式来写,看看读者喜欢哪种。他说无论是写作和漫画,他只是在建立一个“系统”,当你坚持下来建立好“系统”后,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对于他的“系统”,应该是能力的修炼。后来他的博客大受欢迎。

这几天,我看到公众号【仙人jump】的文章,那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本身真的很吸引人一直往下看。作者不仅具备丰富的段子能力和YY能力,还收集了大量资料去佐证他的YY。看他的文章简直是一大乐趣。

我打算开始研究他的写作风格,从模仿开始慢慢深入去写一些带有自己感情的东西。做好了前期属于“自娱自乐”心态。

对于定位这玩意儿,真的,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定的。

得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媒体写作道路,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