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2)

待到乘务员查车票到一个中年男人的时候,安静片刻的车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坐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那个人,因此算是目睹了那次事情的全部,尽管那时没戴眼镜看不清那个人的脸,可那人的身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中年男人。后来乘务员查票到他时,那酒后的语气让我更加确定,这就是一个中年男人。




“出示一下身份证”,我看不清那个乘务员的脸,不过那个声音给我的感觉那是一个大概二十岁青年人的声音,他站在走道中,手里拿着一部手机。




那声音像这个夜晚一样寒冷,尽管是在夏天,可还是觉得夜里有些冷,可能是车厢中的空调温度开的有些低。




那声音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经验,或者说是工作经验。“出示一下身份证”,这句话我想到他每天都讲到上百遍。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认识到,很多时候不能怪别人的态度很冷漠,有些工作中的工作人员,可能每天对待不同的人,讲几十遍,几百遍甚至是几千遍相同的话。




从那时起我开始不再受到那些书上讲的,视频里看到的,因工作中对客户的态度不够热情,而受到处罚这种观点的束缚。




人都是有情绪的,如果千篇一律那不如给机器人写个程序来代替人,到现在为止我依旧认为这是服务行业机器人不能代替人最本质的区别。




“我买票的时候那个人多收了我三百多块钱,你们能不能退”,我很肯定这是一个中男年人的声音,洪亮的嗓音响彻整个车厢,那是喝醉酒的语气,在过年时,经常听到那些人用这种语气讲话。




“怎么可能多收你三百多块钱呢,你在哪买的票”,这段对话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我对面坐着的一个中年大哥扭头朝那个乘务员的方向看去。




“我给她五百块钱,她没给我找钱”,说着,他好像是在掏口袋,拿出了钱包,打开,递给乘务员看。“之前我这里面有五百块钱,现在没了”,那个中年男人讲出这句话的语气我听出一种理所应当的态度。




“不可能,你是到哪的”,说着那个乘务员拿那个中年男人放在那张小桌子上的身份证,放到那个手机后面。“你这张票才100多,她怎么可能收你五百呢”。




“我这个钱包只有500,现在一分都没有了,他肯定是没找我钱”,那个中年男人自始至终讲话一直断断续续,像是有种大舌头讲话的感觉。




这段对话持续的时间大概有两分钟,那个乘务员的一个同事来到他身旁,像是一种无奈的笑,对那个喝醉酒的中年男人讲,你给你出发的那个站打个电话,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我不知道那个的电话”,他讲话一直这么断断续续的。




“来,你记好”,那个刚来的乘务员念着号码。




“什么,你再说一遍”,那个中年男人扯着嗓音喊到,讲话依旧是断断续续。




“我来给你打吧,你这是喝了多少酒啊”,那个乘务员伸手去拿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中年男人很自然的把手机递给了他。




待到那个乘务员拨通那个号码后,经过前面的所有电话选择项后,进入人工模式,电话那端有了人声之后,乘务员把手机递给了那个中年男人。




“你们少找了我三百多块钱”那个中年男人开头说道。




我听不到电话那端讲了什么。




“我在你们那买票,你们少找了三百多块钱,这边乘务员让我打电话找你们”。




“怎么能说是我让你找他们的呢”,那个乘务员的语气,很像在学校时老师对我们那些读书不好的同学,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把手机给我,我来说”,那个中年男人把手机递给乘务员。




他把手机电话声开了扩音。




“是这样的,我这边有一个乘客说,从你们那个站点买票你们没找他钱。”




“这不可能的,我们这边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那边是女孩很官方的语气,听不出其岁数。




“我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可这个人就很肯定是你们那边没找钱。”




“这样吧,你们给上海局打电话,让他们调一下监控”。




“好,我这边再问一下”,然后乘务员挂掉了电话,电话那端还没来得及回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南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