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深度思考》阅读第二天

今天读《深度思考》第二章、第三章。

为了学习法语,作者十六岁时作为交换学生去了法国,在一个法国的四口之家住了一个短暂的时间。在那里细细感觉山羊奶酪的滋味,慢慢品味茴香酒、开胃酒、去体验不一样的户外生活等。通过这种在生活中学习的方式,她的语言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更加热爱法国了。

回到美国,进入大学的她开始研究电影,学习观察人和事,思考哪些细节能打动人,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着从别人的视角看世界、看问题,为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

大三的时候,她再次来到法国。为了更多的融入法国生活,她选择与一个法国女孩弗勒居住,虽然那个女孩的很多行为也让她目瞪口呆、不能理解,但是她并没有因此离开那个在大多数人看来叛离经道的女孩,而是在她带领下,去了许多以前不曾去过的酒吧,认识了更多的法国人,很自然地融入了法国的生活。这一切收获来自她所说:放下先见之明,走进他人的生活。 在她为找什么工作犯愁时,那个叫弗勒的女孩,叔叔正好是欧莱雅公司的主管,给她介绍了欧莱雅公司的实习生职位,于是,她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法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疑问,她之前在法国的两段生活经历,对她的第一份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

读了这两章,我的认知是一大冲击。

首先是放下先见之明,走进他人的生活。一般来说,大部分只认同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戴上有色眼镜看别人。因此,肯定难以做到像作者一样接纳弗勒的生活方式。而少一些朋友,就有可能少一些资源,也许与一个好机会擦肩而过。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过得太刻板,思想被禁锢了,这也许就是大部分人格局不大眼光不远的主要原因。

其次,勇于挑战,不顾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是两次出国,还是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作者一直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不动摇,并付诸行动,从不放弃。可是,我们呢,好像没有自己的想法,小时候,父母要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学校,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到后来领导说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我是谁,我要干什么?好像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辈子按照别人的要求过自己的人生,不能说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2019年6月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