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山丘


2015年暑假,我和小蔓在合歡山主峰,吃巧克力棒,看山景

孩子們,開始喜歡偶爾上這個部落格,看他們以前的生活點滴

特別是小蔓,常常看得津津有味

這些書寫成為一種線索

讓他們可以回頭看見自己一路上的變化軌跡

這就像是我這幾年特別喜歡聽母親說我小時候的故事一樣

這樣觀看自己很不同於自己回憶過往,多了種情感和趣味釀在裡頭

以下這篇是2015年秋天某一天的書寫,也放上來成為一種記錄

今天早上準備送女兒上學,小蔓背着書包,蹲在地上穿鞋時,說:

「好奇怪,最近我都沒有說不喜歡上學了。」

我一想,是耶,這個將近有半年時間說到上學就情緒低落到不行的孩子,怎麼最近都不一樣了。我沒有意識到,但孩子卻自己發現這個差異。

我:「為什麼呢?」

小蔓:「我現在都想著下課跟同學玩很快樂,就不會想起不喜歡上學的事了。」

我:「那妳都跟哪些人玩?」

小蔓:「都好,都很快樂。」

我把機車停在校門口前約十五米的地方,小蔓一邊走路一邊轉圈一邊揮手,像芭蕾舞者一樣的跟我說再見,她今天上學笑得像朵花。

我騎車回程一直想著,前半年我和太太都跟著孩子一起煩惱

聽著孩子每天說著:

「我不想上學。」

「我以後也不想讀國中。」

「我想當螞蟻,螞蟻都不用上學。」

「我覺得人死掉就好了,就不用上學。」

「為什麼爸爸都不用上學,也不用上班」

這些話語堆積出一種狀態,找不到出口

她的焦慮有時單純是焦慮,有時化成憤怒,有時化成眼淚

我和太太心裡頭也像放了顆小石頭,跟著孩子撐著

時間再回到三天前,那天兒子和我深談(在深夜裡談)

他說自己從讀國中後的人際孤單和被嘲笑,走到現在終於有點不一樣了

他開始擁有不同的人際關係,但這整整一年其實不好受

我把哇卡的問句稍加修改,訪問孩子:

「如果有一天,例如你讀大學了,被邀請回學校跟一群在學校孤單或被嘲笑的國中生演講,你會告訴他們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兒子馬上酷酷的說:「我不喜歡演講….」

「噹噹噹噹!我馬上被打槍」

不過,我可沒就此打退堂鼓。

孩子說得是不喜歡「演講」,並不是不喜歡「回答這個問題」

那就稍微修改問句就好。

我再試一次:

「好,那如果是分享,不是演講,沒有講台,你就和大家圍在一起像我們現在這樣說話,你會和他們說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兒子想了一下說:

「第一,我覺得那就重心不要放在那些人的身上。」這看似正確解答的答案,如果由我說出口來教導他,這個年輕人一定會覺得這是「正確卻像廢話」的建議,但今天孩子自己說出口,那就不一樣了。

「那去學校重心可以放在哪裡?」我追問著

「可以把重心先放在比如成績、學習上。」

「喔,原來如此。那還有呢?」

「第二個….可以嘗試各種方法讓自己度過這些,例如,忍耐一個禮拜、做更多自已喜歡的事,如看小說….反正就算嘗試失敗也不會比那些事情更糟。」

「哇!太厲害了!這是做實驗呢!那第三呢?」我等待著兒子接下來的答案。

「沒有,沒有第三了。」

「ㄛ…..」正當我一臉驚訝時,兒子接著說:「有這兩個就夠了。」

那天深夜對談到凌晨十二點多

我們準備休息前,孩子跟我說:

「我聽過『人生不是得到什麼就是學到什麼』,我想是這個意思吧!」

故事寫到這裡,我心裡想著:

孩子會遇到困難,只要他們不斷的成長,大概就會持續有不同的困難

有時候當父母的我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麼辦

但若不急,給出一段時間

讓孩子有時間越過一座山丘

這時候,再陪他回頭來看

或許,這時才看得見越過的究竟是怎樣的山丘?看見的是怎樣的風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過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