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洛阳

大多数人都知道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西安,但是洛阳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交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功通过。

洛阳,作为遗产沿线唯一一个拥有“汉魏洛阳故城”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这两个遗址点的城市,显得尤为特殊。那么接下来这条长廊上的展板,即是我们为丝绸之路相关内容所作的专题展示。

洛阳城建成后,隋炀帝命全国上万家商贾大户迁入洛阳,同时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运输。一时间洛阳城内冠盖云集、百业俱兴,洛阳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成为了杰出的运河城市,吸引着众多商人,同时推动了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流域,桑蚕、丝织业自古非常发达,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始于东汉,魏、晋继之,隋唐达到鼎盛。自洛阳向西,丝绸之路成为隋唐时期洛阳与西域之间的通道,横跨五千多公里,辗转七千多公里,通过了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七河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路线图结束)

隋初、洛阳与西域的交通时断时续。唐初,丝绸之路因突厥势力强盛而一度受阻,直至7世纪中叶,唐军攻灭西突厥后,丝绸之路交通才再度繁荣。(过渡行走)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运输,使富庶之地的粮食以及丝绸、瓷器、茶叶等商货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东都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陆交通线路,使得洛阳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散的枢纽。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作为桑蚕业和丝织业的重要基地,奠定了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物质基础。从图上可以看出唐代我国蚕丝的产地是洛阳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区以及齐鲁地区,都是分布在大运河沿岸。唐代洛阳及周围地区不但丝产量居全国之首,而且丝织技术也是全国最先进的。唐玄宗时天下诸郡每年上贡中丝织品之精细者,如十花绫、罗、纹绫、双丝绫等,均系河南府上下至洛阳地区所出。而洛阳,凡蚕桑产地的丝织物都可以汇聚于此,从而可以保证洛阳作为全国最大的丝织品集中城市的牢固地位。

陆羽《茶经》提到的唐代名窑有越、鼎、婺、岳、寿、洪、邢七州,大都分布在南北大运河或与其相连通的天然河流附近。这些名窑的产品都会通过运河集中到洛阳,所以洛阳的唐墓中出土许多尊、罐、瓶等白瓷和青瓷。而在伊朗首都的德黑兰郊区的累依遗址中发现了八至九世纪的邢窑白瓷盆、菱花盘,还有越窑的青瓷片和刻花碗;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的阿比路特遗址中同样发现了邢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瓷。这些瓷器是先集中到洛阳,然后转输而去的。

通过中西贸易,西域了解到了东方有一个地大物博、盛产美丽丝绸的大国。洛阳城——“赛里斯”(Seres即中国人)一度被古代西方人当作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大国的名称,中国古代输出的主要商品丝绸也被西方赋予同一个名称并沿用至今。如果说瓷器是中国的象征,那么丝绸就是洛阳的代称。(丝茶分布图结束)

隋唐时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唐朝更为当时亚洲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政府实行开放性的外交政策,对外国的来华采取优待的政策,所以各国外交使节纷纷来华,这种对外交往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大业年间,西域诸国先后来东都朝贡,经商的达30余国,炀帝令在洛阳建国门外设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馆,以接待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他也曾两次在东都洛阳大规模招待以西域为主的各国来宾,并举办国际贸易大会。唐代也设有四方馆,但不同的是,唐时领辖于中书省,且位于皇城中。武则天时期在从善坊设来庭县廨,以领四方藩客,后归鸿胪寺。这一机构的设置对推动隋唐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与对外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高宗、玄宗东封泰山时,四方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使节,都以洛阳为中心聚集。(帝王礼遇)

东都洛阳经济的发达、文化的昌盛、航运的便利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周邻各国纷纷派遣使团和商队沿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来到洛阳。那一时期坊市制度非常严格,政府设有市署管理市场,胡人来此经商须向市署申请到市籍才能从事买卖活动,并且严禁临街开店。东都洛阳的三大市场(丰都市、通远市、大同市)依水而设,商人云集,盛况空前。其中南市(隋代称丰都市)最为繁盛,周八里,开十二个市门,市场内分312个区,商铺3000多家,仅行业划分就有120行,商品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直至唐末五代至宋时期,临街开店铺成为普遍现象,坊市制度逐渐衰落。(南市遗址)

除了政府的管理之外,商家也自我结成商行,维护自己的利益。

隋唐时期,来自大秦、印度、波斯等地众多的香料由波斯商人或通过陆路运销洛阳,或通过海道由交趾等地再由汉族商人销往洛阳。当时洛阳有专门经营香料的香行,龙门石窟(中间展板图)就留有唐代“北市香行”所刻的“北市香行社造像龛”,香行主要经营安息香(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曹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唐宋时因以旧名。)

龙门石窟古阳洞(面向展板右侧图)刻有“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八个大字,说明这座石窟是北市彩帛行开凿的。(龙门石窟刻字展板)

下面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隋唐时期朝廷在经营西域时,政治、军事方面的作为。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开始经营西域的活动。隋炀帝派吏部侍郎,著名的地理学家裴矩在河西走廊一带主管与西域商人互市,并了解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等情况为再次进入西域做好准备。裴矩把所获资料写成《西域图记》一书献给隋炀帝,供隋朝制定经营西域方略之用。

公元608年,隋炀帝派军队攻降伊吾,并在此修筑新城,号新伊吾。联络铁勒诸部,大败今青海境内的吐谷浑。

公元609年正月,炀帝从洛阳出发西巡河右,至浩暨川(青海东北部),到燕支山(今甘肃威武),于吐谷(yu)浑旧地置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且末,西海(今青海都兰东)和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四郡。调人前往戍守,大开屯田,保障了洛阳与西域的道路畅通。西域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国国王或派使者,或亲自到河西晋见隋炀帝。事后,高昌王麴(qu)伯雅还跟随炀帝到京师,并娶了隋朝的华容公主为妻子,被隋朝册封为光禄大夫、牟国公、高昌王。

公元610年,隋朝政府在西域的伊吾设伊吾郡,在伊吾大兴屯田。对西突厥首领实施分化瓦解政策,以信义公主妻西突厥处罗可汗。

武则天时派大军收复“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后又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共同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是唐代在西域最高军政建制。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使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政治军事地域图)

近百年内洛阳出土的属于异族人物的墓志铭,反映出古代因丝绸之路而往来于洛西域阳的人物之繁忙。

和守阳是唐代任职西域的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官员.在他担任碛西支度营田判官的景龙年间(707-710),曾协助安西大都护郭元振与当时的权相宗楚客推行的错误边防政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后迁转北庭副都护、专知支都营田使,屯田积谷,始终十年,为加强唐朝西域边防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守阳还曾历任播川、陇西等郡的太守,在行政临民、治理地方上也有突出的政绩可纪。

隋唐时代,洛阳与西域诸国的社会交往更加发达,当时中外友好人士往来两地之间者无数,以唐初为例,除玄奘、义净游方天竺者外,一些著名人物的文化遗迹,近代以来也是有所发现,洛阳龙门石窟宾阳南洞的西壁,有初唐使印大使王玄策造像题记一品。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和守阳墓志)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的许多作品也体现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这一年,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诗中“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描写了边塞异于中原天气状况,突出了塞外独有的瑰丽景象。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也因其使用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也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因此也被收录在我们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们的必背篇目。

(《白雪歌》展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