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态长城 文明永续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之需、自然之愿,也是你我之责。从“不毛之地”到“人造绿洲”,榆林的绿色奇迹,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映照。曾风沙肆虐、荒漠蔓延,陕北人民认识到生态之重要性,英勇地向风沙宣战,护卫家园;历数载艰辛、万千波折,治沙英雄一棵接着一棵栽,一代接着一代干,终创榆林治理的显著成效。观念先行,奠定生态之基;实干为笔,绘出山水宏图。

       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之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保护环境,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才可搭建留得住乡愁的精神原乡。物质的高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智慧之语,殷殷回响。从浙江安吉余村凭改善环境,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共赢之路,到十八洞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身的发展理念,已在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镌刻进国人心田,结出丰收硕果。精神的碧波里,更有来源于山水的馈赠与启迪。“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在对自然的思考中叩问生命的本质;“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东坡于山水流连间,一展豁达胸襟;“万类霜天竞自由”,毛主席在大好河山前,吐露英雄豪气。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留住哲思与体悟,守护精神财富。

       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对人民群众期待的深切回应。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富足,“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群众生活的“烦心事”,环境宜居性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开始愈发注重绿色生活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病”开始逐渐向二三线城市,甚至中小规模城市蔓延,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充斥着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危及群众身体健康、阻碍城市长久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缓解社会主义新矛盾的关键一步、致胜一招。

       广大青年干部要起而行之,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干部还得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参与到其中,真正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理念。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是当代人以至于下一代的责任,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任重而道远。还需的青年干部积极参与到其中,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持续努力的为为民群众打造生态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

      广大青年干部要积极作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无论是水土流失的治理、退耕还林、复垦复耕、矿山治理都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都需要青年党员干部参与到其中,以持之以恒的韧性持续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努力地打造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好的政策制定后,要确保政策落实落地,离不开各级干部的通力协作,更离不开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只有基层党员干部善作善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那么政策的落实将会更有力,效果更明显。

       勾勒经济发展的蓝图,绿色永远是不变的主色调。共筑绿色的生态长城,才能让诗文中的山川灵秀浸润民族的文脉,才能实现文明的永续发展。要真正地实现生态文明,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守得住绿成为一种常态,还是始终得保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不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嵌入发展的之中,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筑生态长城 文明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