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玩具时,你是如何陪的?
我曾经在一位妈妈的家里,看见了这样的一幕:小男孩在玩具堆旁,捡起了一只玩具,摸了一下,一眨眼就把玩具丢下;接着又捡起了另一只玩具,瞬间又丢掉……这时,他跑到妈妈身边,要妈妈陪他玩,妈妈正忙着刷手机。见妈妈没反应,孩子伸手抢妈妈的手机,被妈妈呵斥……小男孩只得怏怏地跑到床上,蹦跳起来……这时,妈妈的呵斥声再次响起。
▶一项有关玩玩具的研究
知名《当代生物学》杂志曾经有一项来自美国心理与脑科学专家Chen Yu的研究。一群家长和他们的宝宝被邀请到实验室玩耍。一开始,实验者任由家长陪宝宝玩耍,然后根据家长与宝宝互动的情况,分成三类:
1、宝宝玩玩具时,家长第一时间与宝宝一起玩玩具;
2、宝宝玩玩具时,家长在一旁静静陪伴,当宝宝需要帮助,家长才及时回应和指导;
3、宝宝玩玩具时,家长在一旁发呆或关注其他事情,从头至尾没跟宝宝有任何互动。
这一轮,第3组的宝宝很快败阵,他们一开始因好奇而被玩具短暂地吸引注意力,但没多久就失去了兴趣,不玩了。
接着,第二轮实验中,剩下第1,第2组,研究者让家长的目光短暂离开,第1组宝宝便开始纷纷转移注意力,因为他们立即意识到爸爸妈妈没陪他们玩,他们不干了。只有第2组宝宝的专注力最好,即使他们发现爸妈的目光离开,但他们仍旧能安静地玩上一会(一会儿,对小婴儿来说已经属于优异了)。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在关注着自己,只要他们需要,爸爸妈妈就能帮助他们。
所以,这也给我们父母提供了陪娃玩耍的科学建议:陪伴却又适当保留孩子独立探索的空间,孩子需要时,父母能及时回应。当然,当小朋友长大到6,7岁后,就基本不需陪了。
有妈妈说,“不能啊,我家宝宝一定要我陪,要不就不玩”,这正好就是上面研究中第1组宝宝的表现。这些父母,大概是从一开始就养成了陪宝宝一起玩玩具的习惯,甚至还包办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玩,从而导致孩子从一开始便产生了依赖。这种情况,父母们只能从现在开始改变陪玩的方式,比如可以先陪孩子玩一会后,跟孩子说,“妈妈要去干点什么事,你先玩一会”,在玩耍中,切忌不要总是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玩”……慢慢地让孩子适应爸爸妈妈暂时没关注时也能玩,也有助于孩子们慢慢地学习探索。
▶上面的实验,也为孩子未来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
经常有父母困惑:要不要陪孩子做作业?如何陪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看看上面孩子玩玩具的研究总结:陪伴却又保留孩子独立探索的空间,孩子需要时,父母能及时回应。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位小男孩在书桌前安静地写作业,他的妈妈也在旁边的一张书桌前看书,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妈妈耐心地引导和提醒,小男孩很快领悟,继而专心地继续写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小朋友刚开始进入需要做作业的年龄时,父母最好就要刻意地让孩子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必要时才寻求帮助。父母任何包办或忽视的做法,都会对年幼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1、父母撒手/忽视的情况
举个例子,有父母平时很忙,接孩子放学后,就安排孩子单独在家里做作业,父母接着外出看铺。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两种孩子:
一种孩子是,他们已经掌握得很好,作业很快就写完,这些孩子也经常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内驱力会让他们更加独立和优秀;
另一种孩子是,他们在学习上有很多困惑和难点,在父母忽视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在困难重重面前,变得“习得性无助”,不懂?并且越多越多的不懂?干脆就“脑瘫”,不做了。习得性无助,曾经说的是一群饥饿的大鱼,看到面前的小鱼会疯了似的冲过去吃,后来浴缸中间放了一块玻璃板后,左右两边各是大鱼和小鱼。当大鱼碰壁了多次后,就认怂了,它们觉得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吃到小鱼,后来玻璃板被悄悄拿走了,大鱼看到小鱼神气地在面前游也无动于衷。因为它们觉得自己不可能再吃到小鱼。
孩子在困难面前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养成消极印象就很糟糕,就像狂奔的牛,怎么拽也回不来了。因为困难太多,压得他们宁愿放弃。所以,父母从一开始多关注孩子很重要。
2、父母包办的情况
上面是孩子被父母忽视的情况。如果父母包办呢?同样不好。孩子容易养成依赖,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父母的包办,其实是在一直暗示孩子的无能,孩子大概会想“既然我不会,即使怎么做也没父母做的好,让父母帮我就好了”。这种情况,刚好对应了上面玩具实验中第一组宝宝的表现。父母陪着时才写作业,不陪就会各种拖延。
所以,你大概知道了如何“陪”才是最好的“陪”了。那些一刀切的“不陪就是最好的陪”的言论很无知,因为它完全无视孩子大脑“学习恐慌区”的存在,有关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新书《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
记得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她说,我们这个时代,父母们都很幸运啊,因为科学家们已经在如何养孩子方面付出了无数心血,给我们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参考,这已经足以让我们捂嘴偷笑了……是的,真的很幸运!
关键字:玩玩具、宝宝探索、亲子陪伴、亲子成长、幼儿心理
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