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为你的深夜放一束烟火》读后感

周末用了两天的时间品读了好友寄来的刘同新书—《想为你的深夜放一束烟火》。拆开包装的第一面:星辰黑夜,书的封面还一闪一闪的,招人喜欢。翻开书的前几页竟然是我喜欢的图文并茂绘画页,真不错。绘画页的色彩和内容我都喜欢。有一页的画面:大男孩依在客厅的沙发上,一人两猫,惬意慵懒。茶几最上面的一本书是《谁的青春不迷》,散落在脚边的是《一个人就一个人》。如果是莫言先生的《生死疲劳》,就更有意思了。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生活的细节,可见一斑。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每本书读完都会有一些感受想要表达,这本书也不例外。读完,想写一写我的深夜烟火。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我想先从梦想聊起。

有人打小梦想就志存高远,而我从高中开始思考关于梦想:月薪五千,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小小的我,大大的梦。磕磕绊绊,竟也熬到房子有了,月薪过五千。现在想,我应该是一个对生存和安全感需求无比强烈的人。所以温饱和稳定我看得很重要。

梦想让人充实,目标达成让人迷茫。一旦解决了温饱,精神世界就变得重要。我那个算不得梦想,算目标。因为定的是目标,会产生迷茫,需要重新定义梦想。

来北京的第二年还是第三年,有一次大学舍友聚餐,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谈到在这座城市的梦想,我认真思考了:我想学7种语言。我感觉能理解不同的语言,感觉很厉害。后来,我接读了北京大学,每天工作完上夜校,周末拿出一天的时间去学习。虽然现在我既没有学会口语,也没有能看懂英语书刊,不得不说三年的读书经历教了我很多东西。再然后就忙着结婚生子了。

我跟作者一样害怕自己成为好惨的人。才华配不上野心,成长跟不上发展。

最近几天突然感觉自己重新燃烧了梦想的热情,重新翻出英语书,想听听英语新闻,锻炼锻炼。不会说,能看懂听懂也是非常不错的能力。

说不定从现在开始下一个十年我的梦想也就实现了!


关于爱情,亲密关系是我现在最稳定的一段关系了。

大学遇到了现在的那位,自此以后我所有的孤独和不甘都被他抚平。他承载了我所有的虚荣矫情和不成熟。我把所有的坏脾气都发泄给了他。

大冬天雪地里因为一双靴子闹起来要分手;地铁三个小时见面,因为一句话争吵不休;买订婚戒指的时候因为他女同学发来暧昧不清的信息要死要活(现在问他这个事,他只会笑,我想应该是他还挺有魅力的,我总打压他,而另一个女孩发现了他的好,只不过刚要搞点儿同学间的小暧昧,正宫就发现了,我处理的这个事并不体面)…有几年我所有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未来美好的急切期盼和对处境的失望都转化成了:他不爱我!然后,纠缠,互相消耗着。

最作得一次情人节自己花三百订了一大束勿忘我,寄到他单位,分手用的,还不忘讽刺他是差劲的男友,最后分手都是我送的花,谈恋爱的时候节日都没有收到让人羡慕的大束花。

是了,让人羡慕,我那个时候应该是虚荣的,渴望一些惊喜,又不想跟他说。

平时看的电视里,电影里的桥段都是男主为了女主不顾一切,奋不顾身,(我有一段时间沉溺于韩剧,里面的偶像故事更是梦幻)。

现在想想,我可是真是自我矛盾体!

学校路上有男生问我要联系方式,我惊慌不告诉;第一个男生跟我传暧昧时,约人家出来,当面问:你是不是喜欢我?不喜欢,那别让你宿舍起哄了。我不喜欢这样。亲手掐灭了所有男性暧昧的可能性。然后到了现在这位,也是刚约了爬山,牵了手,暧昧期刚开始,就问人家:喜不喜欢。迅速确认关系,明明白白的,一点儿朦胧美都不留给自己。现在想想,肤浅不要紧,我这是既想抓住了安稳,又想着整点浪漫曲折。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意境美没有了。我还自怜自艾,很不甘心,简直直女本女了吧!

现在的他承载了我所有的情绪,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又觉得不想要这样的对象,想要一个更懂我的。其实我自己都不懂自己,可能偶像剧的编剧更懂我。

最过分的是他考试的前一个小时因为陪我逛街心不在焉了几分钟立马成为我责难他的借口,可能当时很不甘心吧,北京这个大城市,光怪陆离的,实习的时候,每周末吃碗六块钱的刀削面都觉得奢侈(平时都是公司食堂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家里弟弟上学也需要生活费,就熬夜干,努力挣,他也给我花着钱,还是觉得不够,一直不够,空虚感一直在。我所有的不美好都给他了。

按理说双方把奋斗期最不好的一面暴露给对方的时候,就意味着好起来的时候要分道扬镳了。同苦可以,到了能同甘的时候,多多少少是不自在的。毕竟最丑的样子都互相透底了,这再靓丽起来,对方也不一定买账。在一起经历过困难的人很难相守,我想是因为形象怎么也高大不起来。

我从一个能崇拜的看他打一晚游戏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他拿手机就跟他来劲的已婚妇女,继而进阶为碎碎叨叨孩她妈。岁月不是杀猪刀,熟悉感才是。想要婚姻里还要被对方欣赏,就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太把对方不当回事。

幸好人是可以一次又一次重新爱上对方的。

昨天他给我分享了一个问题:

结婚以后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答:就当这婚还没结。

我也深感,如果我俩是朋友,那我真的会客气很多。那就以朋友的方式好好相处。


关于朋友。我的朋友真的是良师益友颇多。

有给我建议的,有教我东西的,有身上本身就发光点很多的,在这座城市,认识了很多朋友。最逍遥的时候就是工作前几年,有钱没钱,天天忙完项目小火锅,烤鱼,聚餐走起。那时候的精力旺盛,时间一大把。屯佃村的美食现在想起来都想回去买几斤久久鸭脖解馋。

幸运的是现在三五好友还是会每年见见面,通通信息。而我在新的环境,结交新的人,享受新的相处方式。


关于旅游,我的观点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属于挺能折腾的。自己能折腾,谈恋爱了拖着他一起折腾。生了老大,一家三口折腾。生了老二,一家四口就在家门口折腾。不过以前是从玩到晚生怕亏了得到处游玩拍照折腾,现在是去一个地方喜欢逛菜市场,逛超市,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气息的地方。


可能是我总写资料的原因。(宋体,小四字体,1.5倍行距)这本书拿起来感觉行间距不对,字体也别扭,原谅一个总写报告人的敏感点。


现在三十几岁,在四十岁来临之前,应该是我职业发展最好的十年时间了。可以陪着小家伙能长大,一起观察这个世界,重新解读这个世界,是一种很新奇的感受。同时还可以培养爱好,重新塑造和伴侣的关系,真好!

如果正在经历迷茫期,不妨看看作者的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

最后借一句歌词表达我的理解: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为你的深夜放一束烟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