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恩师

【见】十一月七日是医院和母校签署教学医院仪式的日子,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在主席台上的校方代表中看见了恩师曾元儿老师。

【感】见到曾老师面孔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毕业前曾老师是中药学院的教授按理不应该出席在今天会议上。“难道是自己看错人了?”我在心里打了个大问号。我又仔细确认了两次,虽然离主席台离得有点远,且与曾老师将近十年未见面,但从相貌、表情和动作来看都跟曾老师如出一辙。突然想起毕业不久有同学说他升为了学院的副院长,于是连忙在百度上搜索他的信息,结果搜到了他在2017年升任学校教导处处长的文件,这下对是他确认无疑。

确认是曾老师后,心情特别激动,眼睛一直盯着主席台上,希望他能往自己的方向看过来,旁边的同事跟我说话,我也没听进说话的内容。有时,曾老师抬头往前面多看两眼,自己总觉他是朝自己看,也忍不住在心里想他是不是认出了自己。

激动之余,也想起了曾老师的点点滴滴。曾老师是学院里中药分析教研室的主任,中药分析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大三时给我们本科班讲授中药分析课,也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他是学院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也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他上课从不点名,但每次都是满勤,甚至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来旁听。

他除了给我们讲授专业,还给我们讲处世哲学,课后总有一批批学生围着他咨询求学就业中遇到的种种疑问和困惑。他之于我就像黑暗中的明灯,让我在抱怨和自我放弃中找到了前进的署光。心心念念要读医的我被调剂到了药学院,本来要复读的,但家里担心我身体差复读压力大吃不消,妈妈坚决不同意。于是我勉强入学,没有方向和目标的我,就像一棵无根的草,在大学浑浑噩噩过了三年。直到遇到曾老师,他了解到我的情况后,跟我来了一次促膝长谈,让我意识到在大学里并不是单纯学习某一门知识,而是学会学习的方法。

那天我们在他办公室谈了很长时间,有一段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你没能学医,这确实有点可惜,但这是事实,我们必须要接受,也许当你真的有机会读医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那么喜欢,因为得不到你才会这么执着。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做一行爱一行,当你真的沉浸下去了,你就会慢慢喜欢上。我身边很多同事或朋友大多出生在分配年代,很多人分到的工作也并不是自己心仪的,但他们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现在大多都成了行业中的佼佼者。当找不到方向和思路的时候,就多读读书,特别是经典的书籍,在书中你可能会找到新的突破。我最近也遇上了专业瓶颈,研发上一直没找到新思路,所以我跟学院申请今年暂停接收研究生,潜心研究《道德经》。也许你觉得很奇怪,《道德经》跟中药分析一点边都沾不上,我为什么要研究它。这是因为他们虽然不是一个行业,但他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我需要从里面找到他们的规律。”

也因为这次谈话,我意识到自己的回避应激问题,通过回避心理暗示、饮食作息等一系列调整逐渐摆脱困惑十年之久的病态生活。后来还在他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后虽然一直将曾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也无数次在心里说要找个机会回母校拜访他,但因性格内敛迟迟没有成行,只是逢年过节給他打个电话问候下。有孩子后时间没那么自由,且顾虑老师事务繁忙怕打扰到他,问候电话又改成了短信,每回发短信老师都会认真回复。今年初手机突然坏了,号码没有备份,把曾老师的号码弄丢了。今年教师节想給他再发信息,问了几个同学都找不着他的电话,一开始心里挺难受的,但后来想着老师有出息的学生那么多,而自己这么平凡无出息,而且差不多十年没见,估计老师早就忘记了自己,于是继续寻找老师联系方式的事就被搁了下来。

会上领导说了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仍然沉浸在要不要去跟曾老师打招呼的犹豫中:台上都是重量级的领导自己上去跟老师打招呼会不会很唐突?但这是自己与老师重新联系上的最好机会,不管怎样自己也要争取一把。见其他领导开始离场,我还是鼓起了勇气跑上去跟老师打招呼。听到我的介绍,随行的另一位老师就说:“曾老师桃李满天下啊,到处都有有您的学生。”曾老师回答说:“这学生毕业论文是跟我做的,平时经常跟我电话信息。”我听了非常感动,虽然没有见面但老师一直都记得我。本来想尽地主之谊请老师吃顿饭,但因为老师公务繁忙要马上赶回去,只能在送别的路上跟他简单联系大家的近况。

【思】送走了老师,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曾老师所教学生无数,而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却让老师记住,除了因为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他,更重要的是老师仁德谦逊,一视同仁。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也许在自己看来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在别人那里却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庆幸自己在求学路上总是遇到好老师的同时,也庆幸自己一直坚守真诚感恩的初心。同时也为自己之前对老师的不实揣测感到羞愧。

【行】这次和老师的偶遇,让我知道,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除了要继续保持真诚和常怀感恩之心,还要勇于突破,少在想的阶段揣测,多在做的阶段行动做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偶遇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