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初出茅庐

1084年3月13日,我出生了,很感谢上天让我降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我出生时我的父亲李格非已经39岁了,虽然人已到中年,但是我的父亲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且藏书丰富。我的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不仅是大家闺秀而且懂诗词韵律。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我想不会作词都难,我不仅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每当做一词或一诗,我都会请父亲赏评,在我18岁以前,我的生活过得很是惬意满足! 我的父亲也因为才学、他的清廉和他的刚正不阿被一路升任至礼部员外郎;


初出茅庐,一词惊人!

早年,我随父亲在汴京生活,生活惬意,无忧无虑,每天不是约着好友喝酒打马球,就是作诗比词,情到之处,我便随手做了两首词,分别为:

《如命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命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没想到,此词一处,竟轰动了整个汴京,尤其是文人,不管男女,无不称赞!就连当时的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也对我大加赞赏,这个倒是让我没有想到!自此之后,我逢人就被称为才女,我也是喜不自禁,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怎么样,自己随手作的两首词而已,又怎能承担得起如此大的称赞!我依旧是每日读书不倦,将此事抛之脑后,比起被人夸赞,我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看书的喜悦当中。一日,我读了张耒(lei)的《读中兴颂碑》后,感慨万千,想到当今世风日下,当朝统治者无所作为,一种愤慨翻涌在心头,随即提笔写下了和诗。父亲看过之后,对我的文笔大加赞赏,但是他却把诗悄悄地藏了起来,也许怕一些当官的看到惹麻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清照-初出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