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研读351:赵充国辛庆忌传(四)


  赵充国辛庆忌传(四)


辛武贤


赵充国奏报说:

臣听说用兵之道,以计谋作为根本,所以谋算多的肯定战胜谋算少的。现在先零羌的精锐部队只剩下不超过七、八千人,他们丢失土地,客居远方,分崩离析、忍饥挨冻,罕羌、开羌和莫须诸羌又时常抢劫他们中的年老体弱者和牲畜财产,反叛投诚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知道陛下诏令明确规定,互相捕获斩杀的人可以得到赏赐。臣认为破敌可以用日月来计算,最迟就在明年春天,所以才说希望能在一年之内解决战事。我看到北边从敦煌到辽东一万一千五百多里的疆域上,守卫沿边要塞和烽火台的官兵只有几千人,敌人多次用大兵来攻打也无济于事。现在计划留下步兵士卒一万人屯田,这里地势平坦,还有许多高山可供远望,能使各支部队互相保卫,修筑壕沟壁垒,通过木楼瞭望,营垒之间相连不断,备置武器剑弩,整修作战用具。烽火一举,兵势相及,力量集中,以逸待劳,这是用兵的有利条件。愚臣认为屯田对内有不花军费的益处,对外有防守抵抗的准备。骑兵即使撤走了,敌人看到有一万人留守屯田作为擒敌的措施,他们也会土崩瓦解、归附朝廷的日子应当不会太久了。从现在起不超过三个月,敌人马匹瘦弱,一定不敢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放在其他部落中,然后长途跋山涉水前来入侵。又看到屯田的兵士有精兵一万,最终也不敢再带着他们的妻子儿女重新返回旧地。愚臣的这个计策,是估计到羌敌会就地瓦解,不用战斗就可自行败亡。至于那些小股敌人侵犯,不时杀戮百姓,这些事情原本就不能完全禁止。臣听说战事没有必胜把握的话,就不要轻易交兵;攻击不能必胜的话,就不要兴师动众。如果真要命令军队出击,即使不能消灭先零,但如果能让敌寇再也不能小规模侵犯的话,那样出兵是可以的。现在同样不能禁止敌人小规模入侵,又想放弃坐等取胜的方法,采取冒险出击,最终不会得利,却使自己空虚疲惫,导致削减实力自我损耗,这并不是用来向蛮夷示威的好办法。另外大兵一旦出击,返回时就不能再屯驻原地,湟中地区又不能不防守,如果这样,就还要重新征发徭役。何况对匈奴人也不能不加防备,对乌桓人也不能不忧虑。现在长期运输耗费巨大,倾尽国家的战备储蓄来供应一处,愚臣认为不妥。校尉辛临众有幸得以秉承威德,携带丰厚的钱财,安抚各个羌人部落,宣布诏令,羌人应该都会服从教化。即使他们前段时间曾说过“会不会像本始五年那样”,也应当不会有其他想法,不值得因此出兵。臣私下里考虑,奉诏出塞,率军远征,用尽陛下的精兵,把车马武器抛散在山上野地,即使没有点滴功劳,却能得到避嫌的好处,这样没有事后的过失和责罚,只能对人臣不忠有利,对明主和国家没有任何好处。臣下有幸得以率领精兵,讨伐不义,却长期拖延上天对敌人的惩罚,罪该万死。陛下宽大仁慈,不忍心杀我,让臣几次得以仔细考虑。现在臣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所以才不敢畏避斧钹之刑,冒死陈述愚见,希望陛下明察。

赵充国每次奏报,汉宣帝马上交给公卿大臣们讨论。开始同意赵充国计谋的占十分之三,后来占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汉宣帝下诏,那些前面诘责赵充国计谋不行的,都叩头服气。丞相魏相说道:“愚臣不熟悉兵事利害,后将军多次谋划军策,他说的经常是对的,臣认为他的计谋必须要采纳。”

汉宣帝回复赵充国说:“皇帝问候后将军,前番上书讲述对羌敌的可胜之道,现在全部听从将军的建议,将军的计谋确实是良策。把要留下屯田以及应当撤回的人马数目报告上来。将军要多进饭食,谨慎用兵,多加自重!”

汉宣帝认为破羌将军和强弩将军多次建议应当进击,最后采纳了赵充国分散屯田计策,担心遭到羌人进犯,就采纳了两将的计谋,诏令两位将军与赵昂一起出击。辛武贤出兵收降四千多人,击败羌人斩首两千级,赵昂所部斩首收降的也有两千多级,赵充国所部收降的则有五千多人。汉宣帝下诏罢兵,只留下赵充国屯田守卫。

第二年五月,赵充国奏报说:“羌人本来有五万多军兵,现在共斩首七千六百级,投降的三万一千二百人,溺死在湟河中以及饥饿而死的五六千人,估计跟随煎巩羌、黄羝羌一起逃亡的不超过四千人。羌人首领靡忘等人承诺,自己一定要追捕到他们,现在就请求裁撤屯驻的军兵。”汉宣帝回复可行,赵充国整顿军兵返回。

赵充国的好友浩星赐奉命迎接赵充国,他说道:“众人都认为这次击败羌人,强弩将军出击,斩首获降很多,所以羌人才最终失败。但是那些人有见识的人认识到了羌人已势穷力困,他们就是不出兵,也肯定会降服。将军面见陛下后,应当把功劳归结为两位将军出击,说并不是愚臣能力所及的。这样一来,将军的计策就没有过失了。”

赵充国说道:“我年龄已大大,爵位也到头了,怎么能因为一时的征伐来欺骗明主呢!用兵决策是国家的大事,应当作为后世效法。如果老臣不能在余命之时对陛下讲明用兵利害,一旦突然去世,还有谁能继续讲述这些事情呢?”

赵充国最后据实答对,汉宣帝认为他讲的用兵之道非常有道理,就把辛武贤撤职后仍然担任酒泉太守官,赵充国再次担任后将军、卫尉。

这年秋天,羌人若零、离留、且种、儿库等部落一起斩杀了先零羌的大首领犹非和杨玉,然后同其他首领弟泽、阳雕、良儿、靡忘一起率领煎巩羌、黄羝羌的部属四千多人投降汉朝。汉宣帝封若零、弟泽二人为率众王,离留、且种二人为侯,儿库为君,阳雕为言兵侯,良儿为君,靡忘为献牛君。汉朝开始设置金城属国,用来安置投降的羌人。

汉宣帝下诏举荐可以担任护羌校尉的人选,这时赵充国生病,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前将军等四府一致举荐辛武贤的小弟弟辛汤。赵充国马上起床前去奏报说:“辛汤喜欢饮酒,他不能降伏蛮夷,不如换成他的哥哥辛临众更合适。”

这时,辛汤已经拜受符节,汉宣帝下诏用辛临众替换下他哥哥。后来辛临众因病免职,五府再次推荐了辛汤,辛汤多次酒醉辱骂羌人,羌人再次起来反叛,果然就像赵充国所预料的那样。

当初时,辛武贤在军中时和赵昂闲聊。赵昂说道:“车骑将军张安世曾经让陛下不快,陛下想要杀掉他。赵昂认为张安世作为文笔吏,他跟随侍奉孝武皇帝数十年,被称赞为忠诚谨慎,应当保全他。张安世这才得以免死。”赵充国返回后谈论用兵之事,辛武贤被撤掉将军后返回原官职,心中十分怨恨赵充国,就上书说赵昂泄露了皇宫的禁语。赵昂因为违反军中禁令,进入赵充国的幕府司马中扰乱驻屯军兵,被交给官吏审理,赵昂自杀。

赵充国这时请求告老还乡,汉宣帝赏赐他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免职后返回府第。每当朝庭中有四夷方面重大的决策,经常邀请赵充国作为军事参谋,汉宣帝向他询问筹策。赵充国在甘露二年去世,享年八十六岁,汉宣帝谥号为壮侯。

赵充国的爵位传到儿子再传到孙子赵钦,赵赵钦娶了敬武公主。公主没有子嗣,就教导赵钦的良人习假称怀有身孕,实际上是别人的儿子。赵钦去世后,他名义的儿子赵岑继承爵位,习成为太夫人。赵岑的亲生父母不断向他们索要钱财,被拒绝后愤恨告发。赵岑因不是亲生儿子被免除爵位,封地被取消。元始年间,朝廷重续功臣的后代,又封赵充国的曾孙赵伋为营乎侯。

当初,赵充国因为功德和霍光等人并列,他的像被画到未央宫中。汉成帝时期,西羌曾经有警报,汉成帝思念将帅之臣,追思赞美赵充国,就召来黄门郎杨雄为赵充国绘画并写赋进行赞颂,其中说道: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既临其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不克。请奋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从之鲜阳。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无有不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在汉中兴,翁孙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赵充国担任后将军时,把家迁徙到杜陵。辛武贤自从羌地还军后第七年,再次担任破羌将军,征讨乌孙到达敦煌,以后再没有出兵。皇帝征召他时,他因病去世,他的儿子辛庆忌做到了大官。


麒麟阁名臣


黄其军

        作于2021年12月7日(古历辛丑年十一月初四)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赵充国辛庆忌传(三)

赵充国辛庆忌传(二)

赵充国辛庆忌传(一)

霍光金日磾传(七)

霍光金日磾传(六)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书》研读351:赵充国辛庆忌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