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2018年世界排球联赛北仑站昨晚打响,东道主中国女排迎战多米尼加女排,经过3局较量,以25比17、25比15和25比11获胜,喜迎赛季开门红。在头号球星朱婷并未进入参赛名单,总教练郎平透露,朱婷回归需时两周,具体时间要根据她的状态而定。
朱婷在回国的第一天,接受了央视体育频道的专访,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中,朱婷表示一个赛季下来,包括土耳其和欧洲女排冠军赛在内,共参加了40多场比赛,平均四五天就有一场比赛。当记者问到参加这么多比赛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时,朱婷回答,最大收获是随队进入了各种比赛的半决赛和决赛,有机会去面对各个高水平的球队、球员和战术,去亲身体验各种关键球的时刻,这样有助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在国家队的比赛中更有经验的应对各种关键比赛和关键球。
二、天才假象:一万小时练习
听到朱婷与记者的这一席对话,我不由得想起英国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马修.萨伊德近期出版的一本书《天才假象》
关于天才,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小莫扎特在父亲的指导下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时间和精力,莫扎特还没过六岁生日时,其练习时长就已经达到了3500个小时,简直是废寝忘食。
这样一看,小莫扎特成绩斐然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不再是拥有特殊能力的音乐家,可以不用练习就出类拔萃;相反,现在看来,他更像是艰苦练习的典范。他小小年纪就踏上了卓越之路,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这一段话,是对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和“刻意练习理论”的有力支持。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那么,问题来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人在一个岗位工作了几十年,仍然只是一个熟练工,却无法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或专家。而有的人在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高手,甚至成为了专家。典型的案例如下:
你开车时间有多长了?最近,我统计了一下,发现自22年前拿到驾照以来,我平均每年行驶近2万公里,总共行驶了约42万公里,如果平均时速为40公里的话,那么我在驾驶上花的时间几乎正好有1万小时。
我开车的情况如何呢?当然,我累计驾驶时间足够长,但我因此收获知识与技能了吗?我好像并没有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更确切地说,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开车时,我在想晚饭吃什么,在和车上的人说话,也可能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用手机在方向盘上漫不经心地打着节奏。实际上,我是像自动驾驭仪一样机械地开着车,根本没动脑子。所以现在的我并不是世界一流的驾驶员。实际上,和刚拿驾照时相比,现在的我毛病更多,也不熟悉交通法规。
三、刻意练习的边界
那么,怎么样的一万小时的练习才能成为专家?
到目前为止,本书的重点一直放在成为业内顶尖所需要的练习量上,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长度令人惊愕不已——至少需要十年这样的时间跨度。但是,现在我们要深挖专家级水平的另一方面,相比之下,这一面更重要——练习的质量:水平一流的专家为了达到大师级别会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在一万小时的每一个小时里,他们都全神贯注,每个小时的付出都学有所得。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在田志刚老师的《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中明确指出:
刻意练习的充分条件有七项
专注: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改进:明确所有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改进。
目标:每次练习都知道要改进什么。
重复:需要重复,但不是简单重复 。
思考:练习中尝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耐心:不急于求成,积累点滴进步。
机会:乖乖与利用各种机会。
更重要的是,还要注意以下三点限制条件:
资源限制。刻意练习既需要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获得教师、训练材料、训练设施。通俗地说,对于有成熟训练方法的领域,支撑刻意练习的资源需要花钱,甚至是大把大把的钱!
动机限制。从根本上说,刻意练习不是激励性的。演奏者把它当作获得进步的工具,练习缺少内在的奖励或快乐,这和领域内的个人很少自发练习的事实是一致的,大部分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胜任的层次上,是因为有外力(家庭、领导、经济因素等)的”逼迫“,当没有人明确要求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会放弃。而刻意练习本身是没意思、不好玩的,属于胜任期之后的专业练习,你得忍受无聊的重复,但大部分人做不到。
努力限制。刻意练习是很费精力的活动,因此每天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不感到精疲力尽为宜,否则就无法将刻意练习持续进行下去,这就要求刻意练习的时间每天应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所以真正的刻意练习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持续、科学的训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人太难了,很难坚持!
四、专家的背后
宋朝有个小伙子叫张友正,他内心里很早就有个书法梦,为了实现梦想成为书法家,当时还是普通青年的小张找了间阁楼住下,潜心练习写字。这一宅,就是整整三十年,最终风雨之后见彩虹,宅成了一代书法家,扬名立万。连宋神宗看了他的字都赞不绝口,称其草书堪称本朝第一。
看到这,有人会说了,躲进小楼成一统,我也行。只是,咱宅得越深路变得越窄,人要吃喝拉撒,要柴米油盐,光苦心孤诣地宅着,别说三十年,三个月肚子就得饿瘪。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张友正家境非同一般。老爸是当朝大权在握的宰相,名下有市值百万的首都豪华别墅。即便如此,张友正耗费三十年挥毫泼墨从小张变成老张,时间并非唯一的代价,吃饭穿衣尚可勤俭节约,每天写那么多字到哪弄钱买草稿纸呢?只有把豪宅挂到中介,卖出三百万钱,用房款供着他写了三十年。
对于张友正来说,不必为生计奔波,实现理想的路上所差的就是胆识——狠心卖掉房产做盘缠勇往直前,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已离天三尺三,梦想触手可及。欧阳修在《避暑录话》里感慨张友正卖掉别墅换草稿纸,正是钦佩其勇敢决绝。天下有别墅的人多的是,有书法梦的人也不少,难的是敢于舍墅求书,贵在胆识。
如此看来,对于手头没房却心中有梦的人,岂不是机会渺茫?也不尽然。咱们来看看怀素。
唐朝的书法家怀素,和张友正一样少年时代胸怀书法梦。《怀素别传》称他家里生活贫困,只能在墙上、瓦上练字。怀素想明白了自身条件:家境不宽裕,没钱没房,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那就是一腔热情。条件贫瘠至此,胜算无几。老怀仍旧曲径通幽一般找到了办法。他投身佛门,和躲进小楼差不多,既找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又解决了基本的饮食起居等生活问题,然后一门心思地苦练书法。练起字来同样有缺纸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找荒地种上芭蕉树,摘取树叶铺在桌子上当纸。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日复一日竟将盘板写穿。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成为一代杰出的书法家。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即便外在条件相差悬殊,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可惜的是,梦想很折磨人,你跟或不跟,它就在那里,你跟进一步,它并不近,跟进一百步,还是那般远。即便痴心不悔地追逐了1万个小时,闹钟也不一定如你所愿地准时响起。从张、怀二人的经历可以发现,张友正用了整整三十年,怀素也投入了十几年,足见实现梦想之路,并不是1万小时定律那么板上钉钉。谁也不知道胜利的最后一秒是否能恰到好处地在那个当口出现。甚至,悲观地看,梦想还总是在常人所拥有的时间之外一秒的地方等待。所以,若是真切地想和它拥抱,就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需要跑得更快一点,坚持得更久一些。
在这个梦想泛滥的年代里,各种梦想秀充斥荧屏、报刊,更要叮嘱自己避免流连在他人光怪陆离的梦想故事中。常看别人的励志故事,不妨立长志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其做他人梦想的看客,不如把细细碎碎的时光攒起来,投入到实现自己梦想的储蓄罐里,心无旁骛地换取属于自己的梦想,那也许是1万小时,也许是2万小时。
五.结语
《天才假像》告诉我们,如果早早地确定梦想,明确目标,持续努力,你的闹钟一定会不负期望地在某一天,也许那就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早晨或是午后,伴着微风或是小雪,自顾自地响了起来。那的确来之不易,看起来却又自然而然。
成为专家,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