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最丰富的声部——交响乐知识之十三

——交响乐知识之十三

老侯

演出前的调音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先注意听上面视频的前20秒。

如果你看过乐队排练,或者在演出前观察过乐队定音,就会注意到,都是由双簧管先吹出一组小a的音,然后,其他声部依据它定音。

上面视频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一段长笛前奏开始,随后双簧管奏出表现原野的音色,接下来,梁山伯与祝英台走入画面。完成这一叙事的都是木管乐器。

木管组因其音色的丰富,常被用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这段乐曲中,木管乐器组起到了一个调色的作用,随着乐曲的展开,一幅多彩的乡间景象在人们眼前展开。

木管乐器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表现力强,各自具备不同的音色,并起着独当一面的作用,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韵味。

木管乐器在17世纪被正式接受为管弦乐队中的标准配置。

木管组排位。

交响乐队中,木管组通常安排在指挥的正前方。顺序排列是:第一排从左到右是短笛、长笛和双簧管,第二排是单簧管和大管。

从音色看,长笛更像女高声部;双簧管更像女中声部;单簧管听起来更像男高声部;大管则是男低声部;短笛也叫piccolo,由于比较短,所以它的声音非常的尖锐,非常的高;传统的长笛由木质制成,现在已经改为金属,但还是归于木管组;长短笛构造和吹法大致相同,但短笛比长笛的管子短一倍,因此发音也高八度,表现更灵活轻巧。

长笛和短笛上都有按键键盘装置,笛孔的开闭由按键键盘控制。由于按键控制,长笛才可以吹出准确的半音阶,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既可以吹明朗欢快的曲调,也可以吹悲怆伤感的曲调。

在《彼得与狼》中,长笛用来表现小鸟。长笛的声音很高很脆,像鸟的声音,也像鸟的姿态。

单簧管又称“黑管”,它的历史并不久远,直到1730年,德国乐器制造师约翰·戴内才在“沙吕莫管”的基础上研制出这种乐器。

18世纪,曼海姆乐派首先把单簧管引入管弦乐队。单簧管音域比双簧宽广,约有三个半八度。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独奏极富表现力。

《彼得与狼》里,单簧管被用来表现一只大肥猫,走路起来慢慢悠悠,有时候还有些坏,单簧管的音色敦实,沉稳,很像猫走路的姿态。

里面还有一只鸭子,表现它就用双簧管。双簧管有两个簧片,两个簧片在一起摩擦发出带有鼻音一般的芦片声,那声音特别像鸭子那种嘎嘎的声音。有时富于乡村风格或田园风格,有时显得伤感和温柔。

《彼得与狼》中的双簧管主题表现鸭子。

在《春节序曲》中,双簧管所吹奏的民歌型曲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格。

《春节序曲》中的双簧管主题。

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不同国家的演奏风格极为不同,也会有不同“学派”教学体系,各国交响乐队中的音乐家跨国组合已是常态,所以,需要掌握不同国家和流派的演奏方式,根据具体作品风格进行调整。

其高音区音色哀伤痛楚,中音区温和甜美,低音区严峻阴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

彼得与狼中的爷爷,就是用大管来表现,因为爷爷的声音非常的低沉,步态沉稳,就用大管来表现。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乐》大管独奏。

图片

上图的第二排,木管组中,出现人们熟悉的乐器,那是萨克斯。

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在1830年左右萌生一个想法:他要造出某种在音效上类似于弦乐,但音响更加有力、更具有强度、非常适用于乐队的乐器。于是,萨克斯诞生了。

就像民族乐器里的唢呐一样,萨克斯也被称为“流氓乐器”,由于分贝太高,音色过于奇特,无法和其他乐器匹配,所以,萨克斯一般多为独奏,很少用在乐队里与其他乐器协奏,所以,萨克斯并不是交响乐队标配。

我们熟悉的萨克斯曲子,除了《回家》,就是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了。

备注:此文为《交响乐知识系列微视》的文字版。全片25集。

下一篇:《“演说家”单簧管》。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色最丰富的声部——交响乐知识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