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扇动起在心理与人际中的海啸

蝴蝶效应很多人都听说过,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它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举例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心理现象中蝴蝶效应枚不胜举。当我们关注原生家庭,着重精神分析,其实就是试图从海啸现状,查根溯源过去经历对我们的影响。

看电影《分裂》讲一个24重人格分裂患者杀人,让他看到一个女孩身上受虐疤痕时,一下回想自己童年总在惊恐中度过,感同身受作用下,免死了这个女孩。而他之前杀人,不过是过去恐惧之下变形成了自认为的强大,残暴。一个弱小惊悚的人,他认同的是施虐者的强大,为所欲为。当他开始证明自己强大时,很容易就关联到成为施暴者的角色,替代。

例如一个从小被溺爱的孩子,父母,或老一辈,轻易代劳之举,造成孩子成人之后,不能承受遇事阻碍,不愿付出举手之力。成人之后,一事无成。这样的人,又怎么理解“人身难得今已得”!成为有所成就,有番作为是需要试错受挫抗压的不断尝试的过程。

曾有11岁小孩因下河洗澡受罚3个小时之曝晒之跪,负气离家出走,打工7年。

一件事,可以成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念头,可以成为永恒的一个起点。

一个人,因个头矮小,自卑,想变女人来满足自己以降低自卑感。于是开始吃雌激素药,打雌激素的针。

有时,父母不变的暴力教育,以孩子为情绪宣泄口,这种习惯,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依旧。孩子呢,即使长大,也常沿用童年的或顺受,或愤怒,内心冲突,挣扎,也会依循幻想去暴力对抗父母,对抗弱小,对抗敏感对象。

有时,父母对子女依恋,也让孩子无所适从。孩子终其一生,“妈宝男”“妈宝女”,不愿独立,不愿投情于他人。于是,我们看见的,便是成堆大龄剩男剩女。

厌学怎么形成的?犯罪怎么形成的?懒惰是怎么形成的?

北大学子为何弑母?万州公交为何冲下桥面?

从一个个类似投射事件的叠加中抽丝剥茧到原初的首因事件,那便是“海啸”之缘起了。

一颗螺丝钉,可以亡了一个国家!一根火柴可以毁掉一片森林!一念一世界,一念一菩提,一念一人生!一只蝴蝶只是煽动翅膀,却可以引起另地的一场海啸!一个波浪可以引起月球位移!

觉察自我的经历事件形成的观念,觉察自我那情绪波动后的念头,你能说还不重要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蝴蝶扇动起在心理与人际中的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