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劝你不要从亲戚熟人里物色保姆?

图片发自App


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张,财富带给了他们(他们两字包含了多少心酸)更多的自由,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还是三口之家,都曾或将要雇佣阿姨帮忙定期打扫家务,煮饭或带娃。

这种活动需要进入人们最重要的私人空间,他们更希望找到一个安全,有责任心,诚信度有保障的人,但信任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


直觉来看,从老家找一个信的过的亲戚或是找熟人介绍,肯定要比我们依靠网上不知真假的评价来得靠谱。'理论上确实如此,只不是当遇上了复杂的人性,这反而会走向我们不太期待的一面。


想象一下,夏天来了,你正巧想换个新发型,但你并不满意你上一个Tony老师的成果,这时你的好友带你去他熟识的一家店,去试试她觉得手艺很好的Peter老师,Peter老师仔细倾听你的要求,时不时和你开玩笑,告诉你护理头发的各种建议。这时,一切都很好,但付款之际,Peter老师对你好友免了单,而对你却什么也没说,甚至连99折都没有提。你默默地付了款,但之前看得顺眼的发型也觉得一般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Margaret Clarck曾提出:社会中的人其实是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其中一个是由社会规范所主导,另外一个是由市场规范来制定规则。


我们常常运用社会规范和亲密的朋友,家人,恋人相处,我们对他们的好,不要求物质回报,至少不是即可变现的回报,当然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同样给予我们爱与关心。


而面对陌生人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切换到市场规范,这里不存在感情,我们通过工资、租金、成本、价格来进行即时的交易。


当你的好友介绍一个发型师给你时,你会不自觉地将他连带地归属在社会规范之中,就像你对待你朋友一样。而Peter老师却将你看做一位客人,这意味着你被归属到市场规范之下。这种规范的不对称导致了你后期感觉的变化。这时的重点,并不在于你想借由你好友吃霸王餐,而是你的友好信号没有得到同等的回应。


而这种双方规范的不对称极有可能出现在你雇佣一个熟人阿姨后。你怀胎十月终于卸货,你全家高兴之余,照顾人手出现了空缺。这时某一熟人的毛遂自荐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这一切最好基于你们双方都清楚并同意你们是处于市场规范还是社会规范,只能是一种规范占据领导地位,而两者并行时,麻烦随之而来。


你想让她尽心尽力像家人一样照顾你,她却秉持着给多少钱干多少活;或是你只希望她安安静静地配合,帮忙,她却想让你按照她说得来。你不能一会把她当家人,一会又按照市场中阿姨的水平来要求她。明确你需要的是什么,要么尊重感情,要么在商言商。


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对待熟悉的人完全采用市场规范那一套——只谈金钱、工资,但雇佣行为却又属于市场规范的范畴。


那些完美解决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人儿,你们是如何摆脱“铁律”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劝你不要从亲戚熟人里物色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