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皮肤瘙痒,有一个好用的中成药

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今天要讲的这个中成药,叫消风止痒颗粒,明代叫消风散,明代大医陈实功创立了这张方子,到今天,大概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止痒的方子那么多,这一次陈实功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风邪,你看名字就叫消风散,言外之意,通过消风来达到止痒的目的。

方子是这样的:防风、荆芥、蝉蜕、亚麻子、苍术、当归、地黄、地骨皮、石膏、木通、甘草,中成药叫消风止痒颗粒。

这张方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祛风止痒。

为什么说春天用的多一些呢?因为春天是多风的季节。春天的风不似寒冬般凛冽,春天的风是柔和的,温暖的,可以唤醒世间万物。

风在古代写作風,里面是虫,古人的解释是:风动虫生。冬天天气很冷,气温很低,虫子呢也要蛰伏起来,等到春风拂过大地,草绿了,花开了,虫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纷纷从土壤里钻了出来活动筋骨。

所以一到春天,很多人就会觉得这里痒,那里痒,痒的感觉是不是就像有虫子在身上爬来爬去?当然不是真的有虫子,而是风邪进到体内了,风邪四处游走,给人的感觉就是痒,好像有虫子一样,所以古人在创造汉字的时候立马就把它和虫联系在一起了。

要在中药材里头找一味可以祛风的,防风再合适不过。防风这种植物特别有定力,你看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一吹就左摇右摆,防风不一样,它能不受风邪摆布,中医观察到这一点,就用它来祛风。名字取得也很直白,就叫防风,暗合了防范风邪之意。假如风邪已经入体了呢?防风又能给它赶出去。

防风和荆芥作为搭档经常一起出现。中医在评价荆芥的时候用了一个词:表汗祛风。荆芥这味药性子温温的,吃了以后可以发汗,通过出汗把风邪带出去。

蝉蜕是蝉褪下来的外壳,蝉蜕善于走表,可以把皮肤表面的风邪散出去。

第二步清热燥湿。

春天除了多风,也是多雨的季节,春天的雨一般是毛毛细雨,一不留神就被风吹歪了,这正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但是大家要知道风邪可是一种载体,会载着湿邪,热邪一起去到体内。

石膏清热,苍术燥湿,说到苍术,大家就不由自主地想到白术,白术健脾燥湿,苍术健脾的作用不如白术,但燥湿的力量很强大。

亚麻子润肠通便,通过肠道把湿热带出去。木通利小便,通过小便把湿热带出去。注意,是木通,不是关木通,木通属于木通科,关木通属于马兜铃科,它们两个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且关木通早就禁止入药了。

第三步,滋阴养血。

风是一种阳邪,容易损伤津液,看那湿漉漉的地面,有风吹过的地方,总是会干的快一点。当归、地黄滋阴养血。把耗伤的阴血补回来。再一个,血虚了以后也会生风,自然界的风叫外风,这叫内风。春天气血要从里往外走,本身就容易气血不足,内风外风一起来,人会痒得更厉害,所以滋阴养血很重要。

地骨皮是枸杞的根皮,枸杞子滋阴,枸杞的根皮呢清虚热,血虚了以后,各种邪气蠢蠢欲动,风邪起来了,热邪也起来了,地骨皮可以把虚热清解掉。

这就是消风止痒颗粒,药味虽然多,但是并没有拼凑的嫌疑,反而步步为营,一上来先把始作俑者风邪赶出去,然后给它的左膀右臂湿邪、热邪一一下了逐客令,最后还不忘滋阴养血。

用来调理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效如桴鼓。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天的皮肤瘙痒,有一个好用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