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人民永远怀念石楚材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文/余光

石楚材同志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革命精神光芒四射与世长存。我们可以把他归纳为五个亮点。

1、坚持武装斗争。石楚材从投身革命到壮烈牺牲,始终走的是一条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他成立横泾农民暴动委员会、组建地方红军、千方百计筹集枪支,参加江阴武装暴动,在黄草荡伏击反动警察等等。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

2、积极发展党组织,扩大革命队伍。十分可贵的是:在革命低潮时期,石楚材挺身而出,招集党团员,组建临时委员会,为建立常熟县委作准备。1928年4月,他在横泾文昌阁组建了沙家浜镇历史上第一个党团混合支部,吸收党团员10名,书记苏兆春。这批同志后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骨干力量。

3、贴近民生,发动贫苦农民开展“吃大户”斗争。石楚材响应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号召,在斗争中注重策略,发动断粮户到地主家“兜米”时不准肩扛担挑,从而使“兜米”运动十分顺利。先后吃掉了9户地主家的藏粮,参加“吃大户”和“兜米”的群众多达400余人。

4、石楚材与上级党保持密切联系。尽管白色恐怖,但他始终与上级党紧密联系,他坚持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方式,在广阔的农村开展工作,一度时期,让国民党当局提心吊胆、束手无策。所以,他领导的农民军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污蔑为“亲毛军”。

5、石楚材背叛地主家庭,在执行党的政策时大义灭亲。为了革命,他不愿住瓦房,宁愿钻芦荡、睡荒坟;不愿吃白米饭,宁愿与贫苦农民一起吃“麦粞饭”;他的父亲是乡董,在地方上有一定势力,曾疏通关系后只要自首就可以保全生命,,可是他宁死不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总之一句话: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是一段斗争史、光荣史。如果没有戏剧的传播,也许至今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把往日的英雄们遗忘。石楚材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沙家浜人民的心中。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家浜人民永远怀念石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