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最有成就的十件事

这是第一次写月总结,参考了某位写作达人的做法,她有年总结,月总结,甚至还有周总结。我恍然大悟,这种做法值得效仿,一来是对生活的记录,为年总结做好铺垫;二来是对自身的鞭策,提醒自己珍惜光阴。马上从二月份开始写一下这个月的收获,既有我自己的提升、也有孩子的小成绩。

一、读完俞敏洪的《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书,并整理出干货,写成文章,可以反复学习。

二、用网易蜗牛阅读APP,读了两本书,分别是自媒体大咖粥左罗《公众号运营实战手册》和Spenser《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手机读书的好处是随时随地可以看起来,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学习、提升自己。看完这两本书后信心备增,更坚定了坚持写作的决心。

三、在本人创建的阅读交流群中,首次开展“寒假生活总结”征集活动,汇总成一期公众号,公号形式上有创新。

四、本月公众号所发文章已突破7篇,更新的频率较以前有所提高。还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把公号上发表的干货文章进行归类,分别为英文启蒙、中文阅读、育儿感悟、父母修炼四大类,更方便有需要的朋友们查找。

五、听了一个关于北京小升初和奥数学习方面的讲座。尽管主讲人讲座的目的为了商业推广,我择要听了一部分音频内容,感觉收获也不小。对孩子今后要不要学奥数、如何学、什么时间开始学、怎么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再次证明家长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抵御焦虑,不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家长应该一直走在孩子的前面,提前规划孩子的学习重点。

六、给妈妈过生日。一直以来生活缺乏仪式感,这次恰逢妈妈的生日,她在我身边,我们为她共同庆祝生日,吃蛋糕、外面吃饭,其乐融融。

再说说孩子

七、第一次当“老师”。春节假期里孩子回到老家,给大她一岁的表哥尝试着当“小老师”,讲她正在读的Nate  the  Great  里的一本。先让“学生”看封面,读这本书的题目,介绍书中出现的几个人物;还提示“学生”看书中的彩图,让他根据图片猜书中的内容。

她的这一教学方法简直惊掉老母亲的下巴,这分明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啊!当吃瓜群众提醒她,让她带着学生逐句领读时,她摇头连说不行,“这本书难度有点高,不适合他读。”

她明白,跟读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用在眼前“学生”身上,千万不能小瞧孩子呀,当起老师来简直无师自通。

八、对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科技馆饶有兴趣。中国科技馆里的儿童馆闭馆了不开放,我们参观的成人展厅,起初还担心她没兴趣,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孩子对科技馆里每一层、每样展品都认真的观看、然后再仔细看旁边的文字说明,再次凸显了识字早的优势。

对于国家博物馆里的古代钱币展厅尤为喜欢,当时老母亲都走累了,舍命陪小娃,难得她感兴趣,总不能强行拉走、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吧。也提醒自己周末多带她到各类展馆里溜达,抛去功利目的、眼前得失,不枉废帝都丰富的教育资源。

九、琵琶集训和考级。应了那句话:不练琴母慈子孝、练起琴来鸡飞狗跳。我高估了集训的作用,五天每天三个小时的集训,她竞然还没有背会要考的三首曲目,考级时得背谱弹。同样集训班上的孩子,人家妈妈说上完集训后再弹曲子与之前比,简直判若两人。因为离考试只有几天了,我开始歇斯底里大吼,批评她不认真练,孩子就大哭,说自己在认真练。于是终于理解为什么有些过来人不建议让孩子考级了。在考级的重压下,家长容易不理智,对着孩子暴躁,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孩子就不想继续学了,造成学琴道路的中断。

到了考级前一晚,她的曲子背谱弹时还是弹磕磕巴巴的,我再急也没用了,与事无补。这是孩子学琴之后的第一次考级,想想也有我自己的责任,没有把控好她的练琴进程。其实家有考级娃的闺蜜提醒过我,最好在考级前两周里就把谱里背熟,我没有重视起来。以后就有经验了。总算过了考级关,能不能通过也不去想了,反正新学期到了,还得继续学下去。

在考完琵琶回家的路上,孩子就在车上念叨,“我还想继续学琵琶,学校里高年级有民乐团,我想进民乐团,然后去参加比赛得奖”。她又憧憬末来学琴技艺长进后的美好愿景,和前一晚上的大哭判若两人。好吧,总算没因考级毁掉学琴的积极性。

十、听写英语单词。听说读写,写是最后一步。现在让孩子练写也算顺应语言学习规律,也是为今后参加剑桥五级考试做准备。听说一路靠原版阅读过来的孩子,拼写是弱项,那就更应该早着手了。我计划是先练拼写单词,然后是听写句子,一步步来。

现在刚刚听写了两次,一些高频词如my   me   our都能写对,当然也有不会写的,感觉第二次听写比第一次有进步,孩子通过练习在今后的阅读中会有意识的记忆一些单词的组成。

听写的顺畅得益于两点,一是大量的泛读,孩子在语境中反复遇到有了初步印象,二是做了高频词的练习册,刻意训练过,通过书写和一些小游戏加深对单词的认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每个人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阳春三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月份最有成就的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