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道德经·第十六章

【正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心灵虚空到极点,静谧到极点。世间万物一齐蓬勃生长,我从发展变化中观察它们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归其本源。回归本源叫做寂静。寂静叫做回归本来状态。回归本来状态叫做永恒规律,了解这种永恒规律就叫做明智。不了解这种永恒规律而胡乱妄为,就会带来灾难。认识了永恒规律才会大度包容,大度包容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君临天下,君临天下才能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算得道,得了道才能长生久视,终身免于危难。

【问道老子】

周同学: 先生,能向您请教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吗?

老子(微笑): 呵呵,你提出了一个宇宙级的问题。对于生死,你有什么见解呢?

周同学(想了想): 我记得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是说我们对生的本质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对死了。其实我对于生这个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对于死更是一头雾水。但是和您交流多了,类比有与无、情与理相互依存的关系,我想生与死的关系可能也是如此。但是再往深了想却不甚明了,请先生指教。

老子:已经思考得很深刻了。你是指人的生死吗?

周同学:是的。

老子:我们把生死分为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你觉得怎么样?

周同学: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老子:你的身体是否发生过变化呢?

周同学:嗯,应该是有变化的。我的细胞可能会脱落,但同时也会有新的细胞生成。头发也是一样,有时会脱落,有时则会生长出新的。

老子:所以在此刻,你的身体某些部分正在经历死亡,但另一些部分却在新生,对吗?

周同学:是的,先生说得对。

老子:我们再讲精神。此刻,你的精神处于生还是死的状态呢?

周同学(困惑脸):呃,先生,对于精神的生死,我该如何判断呢?

老子(微笑):这是个好问题。现在,你是否会忘记某些旧的信息,同时又会记录一些新的信息呢?

周同学:确实如此。

老子:你遗忘了旧的信息,精神的某部分也随之消逝;但同时你也拥有了新的信息,精神也有了新的生命力。那你觉得精神是属于“生”还是“死”的状态呢?

周同学(思考一下):嗯,可以说同时有生也有死吧。

老子:那我再问你,什么又是“你”呢?是今天的你是“你”,还是昨天的你是“你”呢?

周同学(困惑脸):先生,您把我说晕了。

老子:你见过蛇蜕皮吗?

周同学:没有见过。

老子:蛇的皮不会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会成为蛇的束缚。蛇的一生都在蜕皮,初生的蛇长得快,一年要蜕2-4次皮;当超过3岁后,蛇的生长速度就变得比较缓慢了,此时它们一年通常只蜕一次皮。

老子:人也一样,人要想成熟,要想发展,就要把过去的自己“蜕掉”,才能让新的自己“生长出来”。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当你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认知时,你就会和过去的自己告别,把过去的你粉碎,并用全新的你代替过去的你。变化意味着新生,没有变化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死亡。

周同学:那先生,人生的尽头不是死吗?

老子:确实如此,苏轼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在人生旅途中行走,但终究归于尽头,生死便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

周同学:死了就真的完全消失了吗?

老子:呵呵,若是从个体角度,那确实会消失。但从基因的角度看,尽管肉体消亡,基因仍将在后代中延续。实际上,所有人类的基因都来自于20万年前一个叫“夏娃”的非洲女性。基因就像蒲公英,在合适的环境中扎下根,成长开花,被风一吹,无数的种子又随风飘舞,在适宜的地方再次生根发芽。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不断重复的这一过程。因此,对于生死这个问题,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可以是个体、家庭、家族、国家、种族,也可以是整个人类。

周同学(恍然大悟):先生,受教了。

老子:孔子说得没错,非生即死,你把生弄懂了,死也就明白了。

【本章小结】

《道德经》本章讲生命的动与静。生命一直在运动,它的静是“归根”。这种“归根”可以理解为生命知道它的运动总要回到静态,就像出游的人一定会回家。因为知道循环是一种常态,生命才不会感到焦虑。本文从如何理解生死的角度,解释生命的动与静。角度不同,理解也将不同。

【延伸阅读】

有无相通:《道德经》第一章:你剥过洋葱吗?——剥到最后就是“道”

情理相融:《道德经》第二章:你的人生良药:学会先通情理

行止相和:《道德经》第三章: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六章: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